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中心卫生院践行“镇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卫生员进行帮扶管理,理论培训和业务指导,如此整合全镇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医疗工作。其有利于卫生局的统一监管,有利于壮大卫生院的规模,有利于提高村卫生员的就诊能力,有利于全镇居民的身体健康。由此能够推进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进程,合理分流就诊人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以缓解,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得以改善,预防保健工作能力得以提升,真正为农村居民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核实媒体报道的癌症高发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现状及死因,为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仙桃市胡场镇前丰1994-2009年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死亡情况进行普查,统计整理后作时间、空间和人间流行病学分析,并结合村民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等现状进行综合判定。结果前丰恶性肿瘤死亡高峰具有周期性,1998年和2006-2007年恶性肿瘤年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0.69/10万和133.91/10万;各村小组恶性肿瘤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7.5404,p=0.5810);恶性肿瘤死亡男女性别比为2.831,青壮年(30-60岁)死亡占52.17%,死亡一户1人的占95.65%,各姓氏死亡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20.4923,p=0.0249);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65.22%;2003-2009年慢性疾病主要死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38.36%)、肝炎和肺结核(23.80%)、恶性肿瘤(18.92%);无明显饮食、饮水及环境致癌因素。结论前丰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4/10万),并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主,主要病因初步考虑为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和传染病,应在重点做好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慢病筛查,积极倡导村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病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因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我国自2003年起实施“新农合”以来,极大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目前,新农合参保率在96.3%。针对新农合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积极改进完善,确保新农合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新农合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华宁县重点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华宁县盘溪镇乐士堂15~50岁的村民进行HIV血清学检测,了解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结果共检测596人,感染HIV2人,HIV阳性检出率为0.34%,15~50岁人群感染率为0.27%,其中,男性1人、女性1人,男女之比为11,年龄30岁1人,47岁1人。结论乐士堂15~50岁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出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已进入家庭,极有可能造成HIV的高流行和二代感染,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HIV较高流行区的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和咨询检测工作,对发现的HIV感染者要及时跟踪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传染源,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 标签: 艾滋病 重点疫村 感染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以余姚市山区乡镇卫生室队伍现状为研究对象,发现存在卫生室配置不够,人才队伍老化,人员接替困难,乡村医生收入偏低,退出后保障困难等问题,同时探讨问题结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村卫生室 人才队伍 调查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梅县城东汾水进行肺结核病流行学调查,掌握我县农村肺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特点,为我县做好下一步结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梅县城东汾水村居民1280人进行调查,年龄在1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离开本地6个月及以上的除外),及外来常住人口(在本地居住6个月以上)。结果痰涂片阳性2例,涂阳患病率156.23/10万人,痰培养阳性4例,菌阳患病率312.5/10万人,所有菌阳病例全部为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初始耐药为利福平、异烟肼、乙安丁醇、链霉素、丁胺卡那耐药率均为50%,氧氟沙星耐药率25%。结论我县农村结核疫情依然严峻,且初始耐药率高。除了继续加强结核控制工作外,还应将耐药监测作为重点。

  • 标签: 肺结核 流行病学研究 农村 耐多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例出血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对一例出血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关控制措施。结果该病例为一例散发型疫情,提示我镇流行出血热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重视。结论应结合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活动,采取以灭鼠、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将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病学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综合发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本院社区中2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儿童行早期综合发策略,对比两组受试者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情况和受试者发育商比较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发育商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疾病发生率为22%,观察组为9%。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早教保健医生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必要的早教措施,这对于该项工作的普及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社区 健康教育 早期综合发展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应用儿童早期综合发干预的价值。方法择取在2016年9月—2018年5月时段在本社区出生的120名儿童,将其随机均分为60例A组、60例B组,A组行常规儿童保健管理、B组儿童早期综合发干预,统计12个月时两组研究对象智商发育情况以及疾病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B组儿童智商发育情况以及健康状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如果能够有效将儿童早期综合发工作有效应用,有利于其智商发育,并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可帮助其综合发,价值可观。

  • 标签: 保健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保健中开展早期综合发指导对小儿发育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体检健康婴幼儿8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保健,给予研究组早期综合发指导。对比两组婴幼儿的发育情况与生长指标。结果比对两组儿童的身长与体质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比对两组婴幼儿的语言能力、精细化动作、大运动、社交行为、适应性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婴幼儿实施早期综合发指导,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改善综合能力,作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 儿童保健 小儿发育
  • 简介:摘要因水源污染而引发的疾病,具有影响人群范围广、社会负面影响大等特点,如果不能及时切断病源、控制疾病的传播,将会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对上林县明亮镇九龙的一起因水源被肠道致病菌污染所引发的事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希望能够对同类事件的处理有所启发。

  • 标签: 上林县 污染水源 肠道致病菌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发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与应用意义。方法选取390例我院社区保健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95例,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儿童保健,研究组的患者在对照组保健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发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保健满意度、发育商、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结果1岁以下儿童研究组患者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1~3岁儿童研究组患者的营养型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6岁儿童研究组患者的保健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儿童保健中进行早期综合发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发育商、保健满意度,降低营养型疾病发病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综合发展 社区儿童保健 保健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早期综合发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内0~1岁的儿童80人,将80个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愿意接受早期综合发指导的儿童为观察组,愿意接受常规的保健服务指导的儿童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含量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的体重、身高及血红蛋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P>0.05;观察组儿童的适应性、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儿童保健中生长发育中给予早期综合发指导,有效的促进了儿童的智能发育,值得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童 早期综合发展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0-12月龄婴儿进行早期综合发训练和干预,以期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对生长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设立对照组,针对月龄不同儿给予相应的早期教育;营养膳食指导和疾病预防,于6月龄和12月龄时应用Gesell儿童发育诊断量表测定婴儿神经运动发育能力,判断其发育商DQ,定期举办家长课堂教学婴儿被动操。结果两组婴儿分别在6月龄和12月龄时体重、身高、头围及血生化和营养指标检测结果提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婴儿在6月龄和12月龄精神运动发育状况(发育商)比较有差异P<0.001。结论婴儿早期综合发训练实时指导和评估对婴儿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婴儿 综合发育 系统性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疼痛的认识,有效解除骨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我院自2014年3月以来,首先在骨科创建无痛示范病房。结果两组镇痛效果的比较术后第1天实验组疼痛评分(2.5±1.2)分,对照组(5.8±1.5);术后第2天实验组疼痛评分(2.2±1.0)分,对照组(5.5±1.2);术后第3天实验组疼痛评分(2.0±0.8对照组(4.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一);实验组术后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二);实验组对医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按时给药 超前镇痛给药 硬膜外途径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总结经验。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及护理服务质量,彰显了管理水平。

  • 标签: 如何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方法培养护士良好职业素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优质 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