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剂量、时间和种类多角度研究家装污染物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探讨其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84只,随机分14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花生油,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的微核差异。结果随着家装污染物浓度的增高、染毒时间的延长以及染毒种类的增加,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明显增加。结论家装污染物对小鼠的遗传物质有损伤作用,且存在时间剂量效应。

  • 标签: 家装污染物 甲醛 氯化铅 微核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检验科做好生化质控的体会。方法本院检验科于2000起开展室内生化质控,并于2016年起加强室内生化质控,分别选取加强前(2015年3月—2015年10月)生化检验样本117份、加强后(2016年8月—2017年4月)生化检验样本124份,观察检验结果正确情况,并分别于加强前、加强后随机抽取临床医生各10例,调查对生化检验结果的满意情况。结果加强室内生化质控后,检验结果正确率、医生对生化检验结果满意率均高于加强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院检验科积极加强室内生化质控后,可有效的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提升临床医生对生化检验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基层医院 检验科 生化质控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分析质控物分装后减少复温及反复混匀次数检测结果的对比。方法将与血液分析仪配套的质控物在启用前人工分装为3支。结果采用分装血液分析质控物后检测数据重复性明显改观,WBC和PLT计数及相关参数没有出现趋势性改变现象。结论血液分析质控物不分装使用有效期极短,多次重复复温及反复混匀后,部分检测数据呈现趋势性改变,仅10天就必须更换,否则质控结果将失控。若人工分装成多管后可避免反复复温及混匀,检测数据重复性得到明显改观,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假失控现象。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血液分析质控物 室内质量控制 假失控
  • 简介:摘要口腔印模,是用口腔印模材料制取口腔或颌面部形态与关系的印模。要求制取后的模型需要与患者口腔内的软硬组织形态一致,来制取合适的修复体。因此,印模的精度对于模型制取至关重要。明确操作中影响印模材料的精度因素对于改良印模制取技术和方法是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印模材料 精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印模材料是用于记录或重现口腔软硬组织外形和空间关系时的材料。藻酸盐印模材料因其亲水性强,易于调拌,细节再现性良好,与模型材料配伍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从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有关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性能及材料改性等发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口腔印模材料 藻酸盐 性能 改性 循环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不同口腔修复材料摩擦性能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90例行口腔修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金属、陶瓷跟树脂等不同修复材料进行修复,对修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口腔修复效果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存在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在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基础上来合理选择。

  • 标签: 口腔修复 修复材料 摩擦性能
  • 简介:摘要氧化锆全瓷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但目前的加工流程难以制作精细结构。3D打印技术可加工复杂零件、降低消耗、缩短时间。本研究应用SLA对3YSZ进行成型、应用HIP进行后处理,对所获得试件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应用SLA和HIP可获得内部结构较为均匀的3YSZ产品,且力学性能初步达到牙科瓷材料的要求。

  • 标签: 氧化锆全瓷材料 口腔医学 3D打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根管内充填材料的清除方面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口腔科拔除的尚未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中切牙30颗,将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颗,研究组通过NdYAG激光清除充填材料,对照组则通过ProtaperD3进行。结果研究组在充填材料清除情况以及温度升高情况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NdYAG激光能够对根管内的充填材料进行良好的清除,在进行清除时会出现根管壁温度升高的情况,但出于牙周的忍受范围之内,具有理想的清除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根管 充填材料 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四脑室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研究进展。方法回顾一例第四脑室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并收集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第四脑室内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诊断指标,需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术后放化疗是延长患者寿命的有效方法。结论第四脑室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高,病理诊断明确后及时放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第四脑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DMG临时冠材料口内快速成型,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收集选择本科室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做固定修复的患者103例,通过对DMG临时冠材料口内快速成型法,一周后复诊戴牙时观察牙龈炎症,边缘密合度,美观、舒适,口腔异味,咬合关系,功能几项指标。结果101人临时冠未脱落;2人的临时冠脱落,脱落率1%;98人认为美观、舒适,3人感觉有味;所有患者牙龈均无炎症,边缘密合度良好,咀嚼、进食无影响,功能良好。结论DMG临时冠材料口内快速成型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临时冠 口内成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窝沟封闭剂、玻璃离子及流动树脂用于乳磨牙窝沟封闭的效果,探索适合乳磨牙的窝沟封闭材料。方法选取3所幼儿园儿童,每所30名,随机分为三组,即光固化窝沟封闭组、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分别用三种窝沟封闭材料对纳入者的第一乳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处理,观察6个月、1年封闭剂保留情况和龋坏情况。结果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窝沟封闭剂完整保留率均高于光固化窝沟封闭组(P<0.05),而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无差异(P>0.05);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患龋率均低于光固化窝沟封闭组(P<0.05),而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离子和流动树脂窝沟封闭效果一致,具有很好的防龋效果,但玻璃离子更适合在幼儿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窝沟封闭 乳磨牙 完整保留率 患龋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采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小颗粒骨粉(Geistlich(Bio-Oss)12枚种植体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在上颌窦内,使用胶原膜覆盖骨窗。并对患者术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上颌窦底提升高度、骨结合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骨结合情况良好,上颌窦底提升高度5.6~8.9mm,平均7.6mm,12枚种植体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松动脱落现象。结论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采取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使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植骨,可以有效提升上颌窦底高度,使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骨结合情况达到理想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CGF联合骨移植材料 上颌窦底提升术 同期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对照组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种植修复成功率、骨厚度、植骨厚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种植修复成功率、骨密度以及植骨密度较对照组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术中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可有效提高种植修复成功率,促进骨与植骨生长,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口腔修复膜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计算机辅助成形技术对于钛合金材料应用于颅骨成型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将2008年1月1日—2018年2月1日在我院接受颅骨修补术的患者总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接受传统钛合金材料进行修补术的患者,实验组为接受计算机辅助成型技术做成的钛合金材料进行修补术的患者。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颅骨形成修补术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传统塑形组在手术时间、钛钉数量和术后不良结局的发生上均高于计算机辅助塑形组(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成形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患者满意程度,在今后的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计算机辅助成形技术 颅骨成型修补术 钛合金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趋化因子SDF-1复合聚乳酸-乙醇酸(PLGA)高分子材料制备生物支架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相容性,并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增殖及迁移情况。方法2017年11月—12月期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PLGA支架材料为BP组,加入120ng/ml浓度SDF-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PLGA支架材料为S-BP组,利用CCK-8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CCK8增殖检测S-BP实验组细胞活性比BP组细胞活性增强(P<0.01),BP组细胞活性比正常对照组细胞活性增强(P<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细胞迁移率S-BP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1),B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趋化因子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可有效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趋化。

  • 标签: SDF-1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LGA材料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对其作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的患者分组研究,1组选择Bio-gide膜,2组选择海奥口腔修复膜,对两组种植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骨厚度、植骨厚度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1组治疗后骨厚度、植骨厚度与2组相比,相对更厚(P<0.05);1组并发症率为10.0%,与2组30.0%相比,相对更低,1组修复成功率为90.0%,与2组80.0%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与海奥口腔修复膜相比,Bio-gide膜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效果更为理想,可提升修复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Bio-gide膜 海奥口腔修复膜 牙种植引导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及修复成功率。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选择接受治疗的60例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则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之治疗下过显著优于对照组,修复成功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牙种植引导骨再生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的方式,与传统钛膜引导方式比较,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 标签: 口腔修复膜材料 牙种植 骨再生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一次性根管疗法下采用不同根管充填材料对急性牙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RootSP组和Cortisomol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性充填根管,其中iRootSP组采用iRootSP糊剂作为根管封闭剂;Cortisomol组采用Cortisomol糊剂作为根管封闭剂;氧化锌丁香油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根管封闭剂;对比三组疗效情况。结果术后7d内各组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后各时间点,氧化锌丁香油组VAS评分均高于iRootSP组和Cortisomol组。术后1周时iRootSP组和Cortisomol组的急症反应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氧化锌丁香油组急症反应数则要高于iRootSP组和Cortisomol组(P<0.05)。术后2周,氧化锌丁香油组的显效率和显效率要低于iRootSP组和Cortisomol组(P<0.05)。结论iRootSP糊剂和Cortisomol糊剂作为根管封闭剂应用于一次性根管疗法能有效提高急性牙髓炎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充填材料 iRoot SP Cortisomol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