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肢骨科手术患者气压止血带压力设置策略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设置压力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南通市5家三级医院的122名骨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进行自填问卷式调查。结果多数医生和护士均认为使用止血带时应选择固定压力值(54/122)或根据固定压力结合患者收缩压确定压力值(67/122),并均未选择参考患肢肢体周径。45.08%的医生和护士根据专科工作经验选择止血带压力,34.43%的医生和护士选择采用厂家提供的参考值,仅20.49%的医生和护士选择查阅文献资料。结论加强对国内外期刊文献的利用,及时了解气压止血带使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新知识,指导临床实践,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气压止血带 压力设置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小儿四肢手术患者气压止血带压力指标的相关因素,为寻找和确定安全有效的止血带压力指标构筑支持条件。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以我院临床接诊收治的小儿四肢手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借由运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测量方法,测量并且分析揭示影响小儿四肢手术患者气压止血带压力强度指标的相关因素。结果小儿四肢手术患者的气压止血带压力强度,与患者的收缩压指标、肢体周长指标、年龄指标等具备正相关关系,借由患者四肢周长指标测量结果预测患者的气压止血带压力参数水平,具备较为充分的准确性。结论小儿四肢手术气压止血带压力参数强度与多种基础指标因素具备直接相关性,切实分析和认识小儿四肢手术气压止血带压力的影响干预因素和强度水平动态变化机制,对于支持和助力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具备不容忽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 标签: 小儿手术患者 气压止血带压力 影响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气压治疗对预防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效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气压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预防方法,气压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预防加气压治疗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气压治疗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下肢疼痛的几率较低。结论通过间歇式充气压治疗仪对产妇进行预防干预,有助于防范下肢疼痛和肿胀的发生几率,从而以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气压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压治疗仪对预防ICU长期卧床患者DVT的疗效。方法选取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同时配合气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7%vs10%,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能够显著降低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长期卧床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气压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诊的60例足底筋膜炎患者到随机、对照、试验中,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ESWT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T治疗足底筋膜炎效果显著,可迅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气压弹道 足底筋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病患72例,其中有12例病患出现的并发症,对12例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并发症产生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2例病患,其中尿路感染3例,出血4例,输尿管损伤1例,结石移位3例,肾绞痛1例。结论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会产生较多的并发症,临床应积极寻找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并发症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压冰敷在小腿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80例小腿闭合性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0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处理;实验组40例,同时予以气压冰敷。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肿胀消失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肢体肿胀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短,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术后重度疼痛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短,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腿闭合性骨折患者实施气压冰敷,对术后患者的患肢肿胀、疼痛症状缓解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气压冰敷 小腿闭合性骨折 术后 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本院的2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0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原因及应对对策。结果20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原因中,存在工作负荷占85.00%,存在管理因素占75.00%,存在角色压力占75.00%,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占70.00%,存在不良的工作环境占65.0%,存在自身因素占55.00%。结论手术室护士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情况,其发生职业压力的原因有多种,需实施针对性的应对对策。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职业压力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道患者心理压力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泌尿道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心理分析可以改善泌尿道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同时改善术后血流指标。

  • 标签: 泌尿道 心理压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护理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总结解决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的急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我院急诊护理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可通过优化环境,提高社会支持,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等措施来减轻工作压力

  • 标签: 急诊 护理人员 压力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及其相关疏导策略。方法选取4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观察对象,比较疏导策略实施前后护士的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压力疏导策略实施后,护士的心里压力小于实施前。结论通过分析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实施相关疏导策略,有效地改善了护士的心理状态。

  • 标签: 急诊护士 心理压力 疏导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临床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福州市某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100名临床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精神科护士压力巨大,87%认识护士是高压力群体。结论医院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和心理上给予关怀减压。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工作压力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国家二胎全面开放政策下产科压力现状。方法回顾我院妇产科医务人员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统计产科医务人员压力压力来源,抑郁及焦虑情况。结果产科医务人员压力得分前五是并发症较多(2.55±1.58)、医患关系紧张(2.53±1.45)、管理及人际关系不和谐(2.26±1.32)、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2.18±1.23),生活压力较大(2.06±1.09)。产科医务人员压力来源得分前五为担心工作中出现问题(3.25±1.89)、手术较多(3.15±1.7)、工作时间长(3.05±1.32)、患者突发意外(2.98±1.26)、手术风险大(2.71±1.06)。产科医务人员中度及重度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焦虑抑郁发生率(P<0.05)。结论国家二胎全面开放政策下产科压力现状不容乐观,医院应及时调整管理政策,优化员工福利,改善工作环境,从而降低产科医务人员压力,提高其工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二胎 产科 压力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间收治的110例小儿哮喘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ICU患者,患者共计50例,选择时间2016年3月到2016年12月,借助Brm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并予以设计预警管理项目,针对患者的风险因素实施预警管理护理对策。分析护理前后的ICU患者出现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实施预警管理护理之后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实施之前(30.00%),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预警管理护理对策具有护理实施合理性和科学性,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 标签: ICU 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 护理措施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近些年以来,医疗领域的急救服务模式正在趋向于日益健全,而与之有关的急救网络也突显了全方位的演变与转型。在对危重症患者施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指挥调度员本身具备枢纽性的指挥作用。作为指挥调度员而言,其应当运用精准性与实时性的方式来传递急救信息,进而妥善处置危重病患。因此可见,负责指挥调度的120急救人员本身承受着较重的工作压力,而与之有关的压力源也包含了较多类型。因此针对上述的指挥调度员而言,应当能够全面明晰其中的工作压力源,从而给出可行性较强的压力应对举措。

  • 标签: 120急救指挥调度员 工作压力源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化内镜受检者中应用心理护理,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消化内镜受检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相较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程度对照组均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受检者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即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且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况。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内镜受检者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方法联合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排尿恢复正常的时间、盆底肌力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失禁程度、Oxford盆底肌张力评分、生活质量;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恢复正常的时间、盆底肌力恢复正常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失禁程度、Oxford盆底肌张力评分、生活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失禁程度、Oxford盆底肌张力评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尿动力学,改善排尿情况,减少漏尿量,改善盆底肌张力和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早期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入医院诊治的155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有77例患者,给予其急诊评估(神志,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双足跟部皮肤情况)+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有78例患者,则对高危患者双足跟部垫软枕处理+早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研究效果。结果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02%。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入院后1、3、5天之后,患者根部压力性损伤发生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预防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性损伤工作中,应用急诊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大大提升其效果,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急诊早期干预 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性损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VSD引流袋更换时间对压力性溃疡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2例压力性溃疡患者,将82例压力性溃疡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VSD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d,对照组患者VSD引流袋更换时间3d,并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进行研究对比,最终得出VSD引流更换时间对压力性溃疡治疗效果。结果VSD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d和3d对患者治疗压力性溃疡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SD引流袋的更换时间不会对压力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只要不出现VSD引流袋脱落等情况就不需要频繁的更换引流袋,节省了护理过程中引流袋的使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引流袋 压力性溃疡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