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声门型喉癌临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按照采用术式的不同,分为射频消融组及切开组,分别开展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射频消融组患者的施术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切开组,且术中失血量低于切开组;射频消融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切开组;射频消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切开组17.65%发生率;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利于患者接受,能够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疼痛、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声门型喉癌 早期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疼痛程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后间隙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92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膜后间隙置管引流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膜后间隙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腹膜后间隙置管引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腹股沟疝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41.1±8.4min,实验组手术时间为35.2±5.85min;对照组出血量为23.7±1.5ml,实验组出血量为7.2±3.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4%,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 腹股沟疝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腹股沟疝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41.1±8.4min,实验组手术时间为35.2±5.85min;对照组出血量为23.7±1.5ml,实验组出血量为7.2±3.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4%,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 腹股沟疝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前和术后进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在老年单侧全膝置换围术期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6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组)患者手术前行患侧FICB;B组(术后组)患者手术后麻醉苏醒前行患侧FICB。手术后均使用PCIA镇痛泵,镇痛泵配方及参数一致。观察并记录T0、T1、T2、T3、T4的MAP,HR,SPO2等指标以及术后2h,6h,12h,24h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术后24h内PCA次数及PCA总用量。分别于T0、T2、T3、T4四个时点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样,用ELISA法对血清儿茶酚胺进行检测。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术中MAP,HR(T3)和芬太尼用量均较低88.53±10.31vs100.41±10.20,P=0.003;64.65±8.09vs82.83±5.82,P=0.026,T2,T3时间点血清皮质醇、E、NE、ACTH浓度也低(P<0.05),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观察发现术前进行FICB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在术中的镇痛效果优于术后进行患侧FICB的患者,并且应激反应也较轻。但术后镇痛效果没用明显差异。

  • 标签: 罗哌卡因 全膝关节置换 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牙髓病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优化椅护理配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牙髓病患者(2015年10月—2017年9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配合和优化椅护理配合,对两组牙髓病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牙髓病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护理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牙髓病患者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优化椅护理配合对牙髓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最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借鉴。

  • 标签: 优化椅旁护理配合 牙髓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超声引导的椎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新型麻醉技术,具有操作便捷,生理干扰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旨在探讨胸椎神经阻滞的原理、超声引导下胸椎阻滞的方法、常用药物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胸科手术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腹膜前间隙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膜前间隙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IH)治疗中应用TAPP术治疗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与开放疝修补术无显著差异,值得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经腹膜前间隙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开放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椎间隙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40例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椎间融合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隙打压植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后凸Cobb角度、植骨融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ODI功能障碍指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ODI指数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角、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相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育不良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椎间隙打压植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能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并消除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植骨融合,提高椎间隙稳定性,该术式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椎间隙打压植骨 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儿临时右侧颈内静脉置管管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儿童床持续血液净化临时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进行总结。在置管前、中、后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给予精心的护理,对患儿家属置管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保证透析过程中管路的通畅及血流量。结果8例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2例股静脉置管。20例置管患儿中有1例颈内静脉出现导管堵塞,4例股静脉发生导管堵塞,经及时处理后,导管能正常使用。结论临时深静脉置管通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尤其是儿童静脉置管护理非常重要。只要重视导管的护理及对家属进行导管护理健康教育,可避免感染和栓塞及导管滑脱等并发症。为了减轻患儿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对年龄小、血管条件差、没有条件做动静脉内瘘或动静脉内瘘不成熟血液透析患儿,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血管通路。

  • 标签: 床旁持续血液净化 临时静脉置管 家属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新生儿黄疸患者使用间隙蓝光、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黄疸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均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系统诊疗的患者。按蓝光照射模式不同分两组,各32例,Ⅰ组与Ⅱ组分别使用蓝光箱进行持续性和间隙光照,比较两组光照的治疗效果。结果Ⅰ组与Ⅱ组在光照疗效上分别达到93.8%和96.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光照副反应发生率3.1%,与Ⅰ组的光照副反应15.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或间隙光照对新生儿黄疸均有确切效果,但间隙光照副反应较少,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间隙蓝光 持续性蓝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ICU内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床房微创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5-2017年10月急诊ICU收治住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0例,按照随机排列方法,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住院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ICU住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具有广泛意义。

  • 标签: 护理 微创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床彩超对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中选取81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4月-2018年3月,出生后72h内均接受床彩超检测,对胎龄、出生体重同脑室内出血的关系进行分析,记录所有早产儿经床彩超检测后脑室内出血检出情况。结果共有18例早产儿检出有不同程度脑室内出血,出生体重1000g~2500g早产儿的出血率明显高于2501g~2900g早产儿,胎龄为27~32周早产儿的出血占比明显高于33周~36周,P<0.05。结论床彩超应用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和胎龄越低,则其发生脑室内出血的概率越高。

  • 标签: 床旁彩超 早产儿 脑室内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应用要椎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102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甲组、乙组,各51例。乙组与甲组分别接受腰椎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统计麻醉效果(起效时间、疼痛时间以及尿潴留情况)、麻醉优良率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乙组起效时间、疼痛时间以及尿潴留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甲组麻醉优良率为88.24%,乙组为98.03%,对比乙组优良率更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而言,选择腰椎神经阻滞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更好,不仅对机体多项功能的影响较小,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腹股沟疝修补术 硬膜外麻醉 腰椎旁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尿毒症继发甲亢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入的58例尿毒症继发甲亢患者分为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对照组及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各29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继发甲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

  • 标签: 尿毒症 甲旁亢 围手术期护理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12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为A组(全麻复合胸椎阻滞)、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C组(全身麻醉),各20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各组患者T0时刻MAP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和T0相比,A组T1-T8时段MAP、HR无显著改变(P>0.05),但B组和C组波动幅度差异显著(P<0.05);C组T3-T6时刻BIS值均低于A组和B组,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麻醉药剂量及苏醒时间少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能够有效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可靠。

  • 标签: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护理模式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2月—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23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方案,观察组则采用母婴床护理干预模式,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5.7%优于对照组的8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母婴床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初产妇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椎经皮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黄韧带增生为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40例。行显微镜下椎经皮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术,分析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CT显示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充分,术后及随访时MRI结果显示受压部位脊髓与神经根受压状况较术前MRI检查缓解明显。随访6~23个月,优37例,良3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显微镜下椎经皮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黄韧带增生为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保护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开胸手术麻醉中选用超声引导椎神经阻滞方式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需要进行开胸手术的74名患者,通过双盲选法选出37名患者为对照组,37名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常规全麻方式,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椎神经阻滞联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后其芬太尼的用量和术后手动使用镇痛泵追加药物的次数以及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手动使用镇痛泵追加药物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76%(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麻醉中选用超声引导椎神经阻滞联合气管插管进行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镇痛药用量,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 标签: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开胸手术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神经阻滞(PVB)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筛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VB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对照组则是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特定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中用药情况、苏醒拔管时间。结果实验组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麻醉用药量相对较少,苏醒拔管时间较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效果显著1。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