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生长发育、神经心理发育效果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儿童保健科治疗的100例高危儿作为观察组,采用早期干预,将同期10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小儿的体格发育指标、发育商。结果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体重、身高、头围均超过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总发育商、精细动作、大运动、语言、适应能力、社会行为评分与对照组的正常儿童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生长发育、神经心理发育有明显促进效果,有助于提高高危儿身体素质,加快脑发育,减少神经系统损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危儿 早期干预 体格生长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内18个月前婴幼儿髋关节发育进行筛查,对筛查到小于18月婴幼儿髋关节发育患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干预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研究。方法自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共进行26700例婴幼儿发育性髋髋臼发育不良筛查,对0~6个月的筛查对象采用骨科髋关节体格检查方法加B超筛查。对7~9月的筛查对象采用骨科髋关节体格检查方法加B超筛查。对10~18个月的筛查对象采用骨科髋关节体格检查方法加DR检查。B超筛查采用Graf分型筛查方法,DR筛查测量髋臼角及髋臼指数筛查,观察髋臼的及股骨头的发育是否正常及对筛查到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干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筛查到的阳性率为0~6个月患儿60例(74.07%),采用念珠式吊带进行保守干预,治愈率为99.7%。7~9个月的患儿11例(2.08%),采用闭合复位蛙式可调性支具进行干预,治愈率为92%。10~18个月的患儿10例(12.34%),采用在全麻行内收肌切断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对于闭合复位失败者,行切开复位关节囊成型术加蛙式石膏外固定进行干预,治愈率为80%。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男女比例为17.1),左髋较右髋的发病率高(10.37)。结论6个月内对婴幼儿髋关节发育进行筛查是黄金筛查及干预时段,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可提高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愈率。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婴幼儿 筛查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集体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调查分析,便于为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A托幼机构2016年—2018年集体儿童生长发育情况,横向分析A、B、C三个托幼机构2018年生长发育情况,生长发育项目涉及到内科、血色素、口腔、视力等检查。结果通过对A托幼机构集体儿童2016年—2018年生长发育情况调查与分析、对A、B、C三个托幼机构2018年生长发育情况调查与分析,集体儿童中龋齿与视力筛查阳性发生率较高,且视力筛查阳性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消瘦、肥胖以及轻度贫血等问题发生率较低,但是仍然不容忽视。结论集体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龋齿、视力问题在集体儿童生长发育中占有重要较高比例,需要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

  • 标签: 集体儿童 生长发育情况 调查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采取袋鼠式护理对神经行为、体格发育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入早产新生儿共计36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1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袋鼠式护理,对两组小儿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NBNA评分、体重、身长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BNA评分、体重、身长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新生儿开展袋鼠式护理,能改善患儿神经功能,促进患儿体格健康发育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 神经行为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防治BPD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接收的住院时间≥28天的318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BPD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借助SPSS20.0统计软件予以分析。结果318例住院时间≥28天患儿中,出现BPD的患儿有90例(28.3%),重度和中度占33.3%、轻度66.7%;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是发生BPD的高危因素;NEC和NRDS是BPD严重程度的高危因素。结论BPD发病的高危因素为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BPD病重程度高危因素为NEC和NRDS,应相应做好防范和治疗,降低BPD的发生率和恶化率。

  • 标签: BPD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防治BPD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接收的住院时间≥28天的318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BPD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借助SPSS20.0统计软件予以分析。结果318例住院时间≥28天患儿中,出现BPD的患儿有90例(28.3%),重度和中度占33.3%、轻度66.7%;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是发生BPD的高危因素;NEC和NRDS是BPD严重程度的高危因素。结论BPD发病的高危因素为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BPD病重程度高危因素为NEC和NRDS,应相应做好防范和治疗,降低BPD的发生率和恶化率。

  • 标签: BPD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保健中开展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小儿发育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体检健康婴幼儿8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保健,给予研究组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比两组婴幼儿的发育情况与生长指标。结果比对两组儿童的身长与体质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比对两组婴幼儿的语言能力、精细化动作、大运动、社交行为、适应性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婴幼儿实施早期综合发展指导,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改善综合能力,作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 儿童保健 小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智护训练联合游泳对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330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A组(1650例)与B组(1650例),A组仅行游泳干预,B组在其基础上加行智护训练,观察统出生时及6个月时体格发育情况(体重、身长以及头围)、3个月以及6个月时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情况,并予以对比评价。结果出生时两组婴幼儿组间对比体格发育情况(P>0.05),6个月时,B组婴幼儿体格发育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B组3个月以及6个月时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而言,对其行智护训练干预以及游泳干预,不仅有利于体格发育,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情况也更为理想,对早期生长发育大有裨益,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生长发育 游泳 智护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椎间隙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40例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椎间融合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隙打压植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后凸Cobb角度、植骨融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ODI功能障碍指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ODI指数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角、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相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育不良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椎间隙打压植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能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并消除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植骨融合,提高椎间隙稳定性,该术式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椎间隙打压植骨 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人类肠道微生物菌群中有多达1000种细菌,每种细菌在身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中的大多数对健康极为重要,而少数可能会导致疾病。免疫系统将成为病原体入侵人体时的一层坚固的保护罩。本文将从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影响肠道健康与疾病以及对宿主免疫系统发育与功能的调节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肠道微生物群 宿主免疫系统 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方法64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语言认知训练,研究组患儿在常规语言认知训练基础上结合口肌训练。训练时间均为3个月,通过S-S方法对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语言发育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均能顺利完成3个月的康复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可显著提高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康复疗效。

  • 标签: 儿童 口肌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前和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检测巨细胞病毒的2102名受检对象,其中孕前检查685人,孕期检查1417人。对HCMV-IgM(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的个体通过亲和力实验和聚合酶连反应(PCR)实验进行确证,同时联合B超检查、MRI检测和跟踪回访等方式开展研究。结果比较孕前和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其中685例孕前检查IgM确证感染113人,感染率16.5%,治疗后怀孕异常妊娠3例,占2.7%。1417例孕期检查IgM确证感染188人,感染率13.3%,其中异常妊娠或出生后缺陷62例,占确证感染的33%。明显高于孕前检查感染治疗后妊娠的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56,P<0.001)。结论孕期母体内巨细胞病毒新近感染和复发感染是造成胎儿宫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新生儿缺陷和发育不良的重要因素,故孕前检查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于胎儿优生优育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孕前检查 宫内感染 优生优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住院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齐拉西酮)和对照组(30例,口服氟哌啶醇),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治疗8周。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显效率70.0%,有效率86.7%,氟哌啶醇组显效率63.3%,有效率80.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氟哌啶醇组为2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都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 标签: 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甲亢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尿酸及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甲亢组血清尿酸水平、FT3及FT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甲亢组血清尿酸水平与FT3及FT4呈正相关(P<0.05),与TSH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与FT3、FT4及TSH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其甲状腺功能相关;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诊疗中应注意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干预。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血清尿酸 FT3 FT4 TSH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患者血清尿素氮的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女性患者共87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患者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调查一般资料及诊疗过程,分析影响女性患者血清尿素氮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妇、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总蛋白、白蛋白、肌酐降低是影响女性患者血尿素氮水平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影响女性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的风险因素多且复杂,临床肾功能评估时应重视以上因素,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血清尿素氮 肌酐 影响因素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1月—12月社区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在同一时期纳入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展开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检测。结果研究组血糖、血压、血脂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均高于正常群体,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抵抗,属于主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血糖 血脂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州区孕妇及其婴儿尿碘指标情况。方法选择本辖区近四年监测的孕妇200名及其婴儿200名,分别对孕妇及其婴儿实施尿碘检测,观察婴儿及其孕妇尿碘水平。结果婴儿6个月以内、6至12个月阶段尿碘浓度均值超过正常范围,12个月以上婴儿尿碘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孕妇尿碘平均值处于正常值范围,只有少数尿碘偏低或偏高。结论利州区孕妇及其婴儿尿碘超标现象,与本区饮食结构、经济水平及风俗习惯具有密切关系,需进一步实施健康教育予以纠正。

  • 标签: 孕妇 婴儿 尿碘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后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规律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符合纳入标准149例患者为对象,行血常规、肾功、肝功、血脂、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检查。结果149例患者中CKD-MBD145例(97.3%),低血钙55.0%,高血钙3.4%,低磷13.4%,高磷47.0%,低甲状旁腺激素(iPTH)18.8%,高甲状旁腺激素(iPTH)63.1%.血钙、血磷、iPTH达标率42.3%,39.6%,18.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KD-MBD患病率高,达标率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隆阳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发现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PS方法抽取隆阳区18个乡镇27个监测点8个年龄段的健康人群,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2013—2015年共检测1208人,有免疫史与无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05);男女性别间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隆阳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偏低,未形成有效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建议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规范接种资料管理,加强对薄弱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督导,切实提高含麻疹组份疫苗接种率,加强日常RFIS的监测,避免麻疹疫情爆发。

  • 标签: 隆阳区 健康人群 麻疹抗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确诊的260例不同各类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高低和肝脏病变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的血清丙转谷氨酶水平根据高低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重型慢性肝炎、轻型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变及静止性肝硬变。血清谷丙转氨酶中正常组中仅少数患者肝组织正常,中度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的慢性肝炎组血清谷转氨酶和肝脏病理病变程度相关。结论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和肝脏病理改变程度无明显关系。

  • 标签: 血清 谷丙转氨酶水平 肝脏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