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噪声环境人员健康状况,分析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及职业病病人方法选取2013年某电子厂来我中心体检的噪声岗位职工506名为研究对象,在所有体检人员中,男职工300人,女职工206人,平均年龄为(32.8±9.5)岁,工作年限最长者29年,最短者4.5个月。依照最新颁发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与《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检查。结果在506名职工中,出现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力下降,头痛,精神萎靡者共计152名,其中16人有高血压史,甲状腺功能亢进13人,异常检出的概率和职工年龄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听力受损和职工工龄龄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工人如果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对其听觉系统造成不可逆伤害,因此,相关部门为了在根本上将这种现象加以改善,就要强化对其卫生管理工作,保证噪声岗位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健康体检 噪声 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者心电图发生异常的几率变化情况,了解这类人群的健康状况。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人群的检查资料12000例,根据其工作类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000例,为非噪声作业者;观察组6000例,为噪声作业者。观察两组人群的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对照组人群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率为98.3%,观察组人群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率为68.1%,两组人群的心电图检查正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对人体的循环系统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噪声作业者 心电图检查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探讨噪音对相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我市相关企业中选取2015年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员20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异常检出情况随工龄的变化而变化,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和性别不相关,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听力异常检出率和年龄、性别相关,变化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工龄无关,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噪音环境下长期工作会损害作业人员的听力,要加强管理,做好噪音防护工作。

  • 标签: 噪声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 体检 南通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印刷企业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预防和控制噪声的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收集该印刷企业2015—2017年度连续三年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结合作业场所噪声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近3年来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情况的发生、发展。结果近三年来的纯音电测听测试结果异常率分别为43.1%、39.3%、1.7%;不同噪声强度的听力异常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印刷企业应对噪声作业场所采取防护措施,并减少噪声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印刷 听力损失 职业病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导致职业性噪声聋的相关原因以及导致的危险程度。方法将对在2014年8月—2018年8月之间在我院进行体检检查的患者临床诊断信息进行统计,选择其中的51位经过专业的听力损害检查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的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中的年龄、接害工作时间等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年龄以及接害工作时间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影响程度。结果在分析后发现,46岁与50岁之间的患者以及年龄在51岁与60岁之间的患者的职业性噪声聋的程度构成均高于年龄在41岁以下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接害工作时间中,随着患者的接害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职业性噪声聋程度在不断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接害工作时间是导致职业性噪声聋最重要的因素,并且患者的年龄以及接害工作的时间会对患者的职业性噪声聋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职业性噪声聋 危害程度 相关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期职业性噪声、粉尘暴露对作业工人机体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某汽车制造企业同时接触噪声、粉尘两种危害因素的工人作为观察组,以单独接触噪声工人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血压、心电图、肝脏B超。结果观察组5年工龄组工人B超脂肪肝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6~10年工龄组工人高血压检出率、心电图异常检出率、B超脂肪肝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1~15年工龄组工人B超脂肪肝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6~20年工龄组工人心电图异常检出率、B超脂肪肝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活动中,两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身体危害有叠加作用,职业性粉尘接触对作业工人机体非特异性损伤不容忽视。

  • 标签: 噪声 粉尘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压氧治疗52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3月,选取52例我院进行治疗的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26)和实验组(n=26),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常氧),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觉耳鸣及自觉听力下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前500、1000、200、4000Hz的纯音听阈均无明显差异,但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500、1000、200、4000Hz的纯音听阈与对照组相比较好,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缓解耳鸣及听力下降症状,减轻患者的听力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高压氧 职业性噪声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农村急性农药中毒病例的动机及治疗干预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4例农村服药自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服药自杀病人64例,男21例,女43例;年龄19-80岁;治愈出院64例,死亡0例,救治成功率达100%。结论针对不同的自杀动机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对农村服药自杀患者的救治具有显著的效果及重要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农村 服药自杀 动机 治疗干预 分析
  • 简介:摘要因为我国食品药品监督力度的全面改革,对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在鼓励方面,还是在监督方面都有一定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药品稽查上下联动机制的构建思考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药品稽查联动执法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从加大区域专项联合整治、推进稽查信息联网共享、建立案件协查通报机制、实行区域多部门协作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做好我国药品稽查工作。

  • 标签: 药品 稽查 联动机制 问题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动脉瘤的形成因素、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对我科50例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均使用左右前臂内瘘,穿刺方法为绳梯式和定点穿刺,透析后止血方法均采用指压加弹力绷带环扎法等。结果我科50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动脉瘤,其中内瘘口2例,穿刺部3例,内瘘口及穿刺部1例。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为12.0%。结论动静脉内瘘并发动脉瘤的形成与使用内瘘的时机、穿刺方法及医护人员穿刺技术、透析后止血方法、持续高血压、动脉硬化或静脉压增高等因素有关。提高护理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动脉瘤的发生,保护内瘘,延长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脉穿刺 假性动脉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医院社区联动的政策支持、医院社区联动的信息化建设、国内医院社区联动机制下护理发展的现状,指出医院社区联动过程中,存在的需要探讨的地方健康教育同质化管理,参与联动机制的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以及信息化过程中与护理专业匹配的研发,发展护理专科门诊等,以期更好地促进联动机制下护理的发展。

  • 标签: 医院-社区联动 护理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卒中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面授讲课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及教育后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病人不良生活方式,同时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异常、体重指数(BMI)。结果教育后实验组脑卒中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血压、血糖、血脂、BMI均优于其教育前及对照组教育后,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能促进脑卒中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血压、血糖、血脂、BMI的有效控制。

  • 标签: 脑卒中高危人群 动机性访谈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成立动机性访谈(MI)专护小组,干预组患者采用MI技术进行专护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方法。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依从低脂饮食计划,并执行糖尿病饮食要求的患者分别为89.1%和63.6%(P<0.01);运动依从性分别为42.2%和25.8%(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分别为7.2±1.4%和9.8±2.0(P<0.05);平均血糖为7.1±1.6mmol/L和9.3±1.9mmol/L(P<0.5);体质指数(BMI)平均为25.8±2.1,和27.8±2.6(P<0.5),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老年 2型糖尿病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技术对促进单独二胎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对单独二胎计划再生育的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孕前、孕期按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进行动机性访谈技术;对照组按照常规围产期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的单独二胎产妇平均平均住院日缩短,阴道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结论对单独二胎再生育妇女建立动机性访谈技术,可以促进产妇自然分娩。

  • 标签: 动机性访谈技术 单独二胎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本文在对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之间的互动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二者互动机制,对其良性互动形成的策略建议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良性互动,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综合性医疗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互动机制 政策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惠州市2010-2011年生产性噪声环境对工人听力影响以及相关护理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惠州市工厂的布机工100人,焊管工60人,电机工100人为研究对象。使用ND一2型精密声级计进行噪声的测定,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相关测定。使用丹麦产MDS电测听进行听力的测定,按仪器所要求的工作环境中对脱岗12小时的上述研究对象做听力测定。后经年龄修正后,按《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研究对象的听力情况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检测结果布机间生产性噪声的强度最大,焊管间次之,而电机房最低。从质谱分析看,布机间以125Hz-2000Hz为主,2000Hz为峰值。而电机房则以250Hz至2kHz为主,峰值2Kh,焊管车间范围,250Hz至8kHz为主,电机房以65Hz至1kHz为主。三组工人中听力损伤率最高的是布机工,最低的是电机工。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工厂工人需要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来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危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动机性访谈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医院骨伤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最终对照组32例,试验组3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加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功能训练依从性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和髋关节功能活动度。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关节成形 置换 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