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冷藏药品的质量管理,以保证冷藏药品的质量与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分析医院冷藏药品入库、贮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通过药品贮存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保证冷藏药品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医院 冷藏药品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标本4℃冷藏放置、放置4h对血凝结果的影响,探讨血凝化验的标本转运规范。方法本试验随机抽取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轻症患者和门诊患者,共计120人,同一时间、同样方法,采集同一患者的2份血样标本,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其中一份入对照组,离心后立即送检,得出化验结果A;另一份入试验组,离心后4℃冷藏4h后送检,得出化验结果B,将A、B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统计学结论,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得出临床结论。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对应项目差值的95%可信区间均在临床参考值升高或降低10%以内,故均视其对临床结论判读无影响,两组的临床结论无差别。结论采取“4℃、4h”冷藏保存血样的方法可以保证血凝结果的准确、可靠,可以保证临床结论的一致。

  • 标签: 冷藏 放置时间 血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标本4℃冷藏放置、放置4h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探讨标本转运规范。方法本试验随机选取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门诊患者和体检人员,共计109例,同一时间、同样方法,采集同一患者的2份血样标本,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其中一份入对照组,立即送检,得出血常规结果A;另一份入试验组,4℃冷藏4h后送检,得出血常规结果B;将A、B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统计学结论,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得出临床结论。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中性粒细胞(N#)、单核细胞(M#)、红细胞(RBC)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对应项目差值的95%可信区间均在临床参考值升高或降低10%以内,故均视其对临床结论判读无影响,两组的临床结论无差别。结论采取“4℃、4h”冷藏保存血样的方法可以保证血常规结果的可靠性,可以保证临床结论的一致性。

  • 标签: 冷藏 放置时间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后阴道壁裂伤患者中应用阴道冷藏水囊压迫止血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目标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产后阴道壁裂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形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0例)与实验组(n=20例),将实行传统阴道填塞纱条法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阴道冷藏水囊压迫止血法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产后阴道壁裂伤患者组间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后阴道壁裂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对比参照组的30.00%显著更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球囊放置后会阴部胀痛发生率为5.00%,术后抽取10~15ml液体可缓解患者症状,术后不发生感染以及阴道血肿现象。结论将阴道冷藏水囊压迫止血法应用于产后阴道壁裂伤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借鉴。

  • 标签: 阴道冷藏水囊压迫止血 产后 阴道壁裂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FBLK--JZ整体医用血液冷藏库温度监测数据,分析不同的血液载量、参数值修正前后,血液储存温度区间的变化范围及对自动监控报警系统的影响;对设备保存温度效果进行评估,确认智能控制系统保证设备在2—6℃设计温度区间正常运行。方法将BF-1型数字电子温度仪的探头、机械温感器固定在温度监测点,定时采集温度数据并记录,调整温度参数值,比对观察温度变化范围。结果同一层不同测试点温度值差0.2-1.4℃,上层下层温度相差1.5-2.8℃,其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BLK--JZ整体医用血液冷藏库温度保证在设计温度2-6℃区间,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为了确保温控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数据档案延续性,同时要增设手工温度监测点。冷库设备需要进一步完善库内空气循环装置,改进温度采集电路,挂接多个温度感应器,实现不同层面、不同区间多点测温。

  • 标签: 储血 参数 温度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其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设备的管理,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医疗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

  • 标签: 医疗设备 设备档案 档案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制药设备的清洁验证工作。方法通过介绍制药企业制定工艺设备的清洁规程、清洁验证方案,阐述清洁方法的监控和再验证的原则和基本要求,为制药企业工艺设备的清洁验证提供参考。结果与结论药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在设备上形成残留,设备的清洁是用一种或一套清洗方法去除设备上可见及不可见的残留物,并达到可接受的残留限度,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验证是采用化学试验等手段证明清洁规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可控性,同时在验证结束后应按验证中设定的分析方法定期进行监控,以保证日常生产中规程的有效性。

  • 标签: 清洁规程 清洁验证 清洁残留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依赖医疗器械的进步是目前医学发展的显著特征,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安全控制及检测评价是决定医疗质量安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高风险医疗设备的管理。高风险医疗设备是植入人体或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产品。我们发现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隐患,亟待规范和完善。本文论述了在新医改环境下高风险医疗设备的使用现状以及管理。

  • 标签: 医院 医疗器械 高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现代化离不开医学装备现代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设备的配置不合理和设备维护的非专一性等是医院一直存在的问题,医疗设备管理引入精细化管理,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和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

  • 标签: 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广泛分布于医院的各个科室,与诊疗活动密切相关,是影响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中与安全有关的各个环节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医疗设备安全管理提出建议。

  • 标签: 医疗设备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大型的医疗设备是医院现代化的标志,是医院生存、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武器,也是医院参与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物质基础。然而,大型医疗设备具有价格高、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的特点,一般规模的中小型新建医院无法承担一次性购买的资金压力,解决大型医疗设备资金缺口问题是中小型新建医院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本人就新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解决策略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 标签: 新建医院 大型医疗设备 解决 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现代医学和科技取得了飞速发展,又基于先进医疗设备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医疗设备在各级医院中被不断更新和投入使用。然而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设备和医疗技术的有效应用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当前医疗设备维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型医疗设备属于高精尖仪器,自身成本较高,然而,维护意识欠缺和维护技术落后使大型医疗的使用寿命和生命周期比较短暂。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更加科学化,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保障医疗设备正常稳定的运行。

  • 标签: 大型医疗设备 科学化 维护管理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进行药品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药品所用设备会形成一定的药渣残留,使用一种或者一整套清洗方法把设备上不能够看见的残留物进行去除并到达能够接受的残留限度的过程就是设备的清洁。所谓清洁验证就是利用化学试验的手段对清洁过程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可控性等进行证明,另外,在验证结束之后则应当按照验证中规定的方法对其进行定期监控,实现有效的药品日常生产规程。

  • 标签: 清洁验证 生产规程 药品生产 生产设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