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脉的生理病理特点。方法临床上重视为血海,治疗上往往气血并重。从医学理论探讨及临床实践总结,冲脉亦为气海。结果冲脉来源于肾间动气,其元气为人身阴阳之本,生命之源;冲脉上渗诸阳,灌诸精,下渗三阴的生理功能更是依靠气的温煦、推动来完成的;冲脉其有冲击、碰撞之义,反应出冲脉之气激荡不止、流动不息的特点;临床诸多医家及治疗冲脉为病的临床实践以平降气为主……故冲脉是血海,更是气海。结论通过医学经典和医学专著,结合临床实践论述冲脉亦为气海的依据,冲脉是血海,更是气海。

  • 标签: 冲脉 气海 理论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末端开口PICC封管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肿瘤科首次使用末端开口PICC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A组使用10ml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B组使用1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管,再用50U/ml稀释肝素液10ml进行正压封管,比较两组堵管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结果A组发生导管堵塞1例,B组发生导管堵塞2例;A组无静脉炎发生,B组发生1例静脉炎。结论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福来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末端开口PICC封管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稀释肝素液 末端开口PICC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质量的管理体系。方法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工作环节中常见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进一步保证了药物配置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冲配质量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肝素盐水透析器预法与传统肝素盐水透析器预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为临床寻求安全、有效、经济、简化的护理操作方法。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行自身前后比较,分别在2014年6~12月采用5mg/dl的肝素盐水预透析器及管路,2015年1~6月采用无肝素盐水预透析器及管路,观察两种方法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发生率及护士操作流程的差异、病人的药品花费差异,并行做出统计分析。结果两种透析器预方法透析器凝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无肝素盐水预法抗凝剂剂量更准确,为病人节约了药品费,减少护士操作环节,减少了玻璃微粒污染的机会。结论无肝素盐水透析器预法可替代传统的肝素盐水透析器预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中心静脉导管管间隔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建立颈内、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100例,统一选择7G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培训护士脉冲式管方法,考试合格后开始分组,将监护1床、2床、3床的护士每12h管作为对照组,监护4床、5床、6床的护士每8h管作为实验组,观察与记录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管例数,导管感染的例数。结果实验组每12h冲洗中心静脉导管、堵管例数、导管感染例数均大于对照组每8h冲洗中心静脉导管。结论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感染率有很大关系,冲洗时间影响导管堵管例数、导管感染例数。

  • 标签: 生理盐水 中心静脉导管 冲管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2种预透析器及管路的方法对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90例患者先进行4次肝素生理盐水预透析器及管路,然后进行4次单纯生理盐水预,监测每次透析后透析效果(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程度、透析回血的盐水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压迫止血时间)。结果2种预方法对透析器及管路凝血、透析回血的盐水量、压迫止血时间、Kt/V值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盐水预方法相比,使用单纯生理盐水预透析器及管路,可以简化操作流程,减少微粒污染,不会增加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现象的发生,不会增加透析回血盐水量及压迫止血时间,不影响透析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预冲方法 透析器及管路 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至我院门诊就诊的经间期出血患者90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已烯雌酚治疗,实验组应用固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且实验组不良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固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止血效果显著,通过补气固、收涩止血、补调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固冲汤 经间期出血 中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压式负压管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正压脉冲式管法连接输液,观察组采用指压式负压管法连接输液,比较两组小儿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别。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指压式负压管法能明显延长小儿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

  • 标签: 留置针 指压式负压冲管 留置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减少采集红中的效果。方法将安顺市中心血站2017年1—12月采集的51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55例)和观察组(255例),为对照组献血者进行常规献血护理,为观察组献血者在进行常规献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对分析两组献血者采集过程中发生红的几率。结果观察组红发生率1.6%,对照组红发生率5.1%。观察组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缓解其紧张情绪,保证采集顺利完成,降低红发生率,这种方法值得在机采献血活动中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机采血小板 冲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浓崂山绿茶调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静脉曲张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用水调如意金黄散,观察组用浓崂山绿茶调如意金黄散外敷于静脉炎处。每天一次,疗程为共7天。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浓崂山绿茶调如意金黄散外敷能够有效治疗静脉炎。

  • 标签: 浓崂山绿茶 如意金黄散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静脉滴注方法对前列地尔静滴引起静脉炎的影响。方法根据病情需使用前列地尔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输液前用生理盐水引针穿刺,输液后用生理盐水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静脉滴注前列地尔。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静脉炎在观察组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32%;两组相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管可降低前列地尔静滴引起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前列地尔 静脉炎 生理盐水冲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式导管冲洗器应用于留置针封管中较为理想封管间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方法随机选取静脉留置针封管400例,按封管间隔时间分成4组,各100例。实验组A、B、C用预式导管冲洗器5ml封管,封管时间分别为6h、12h和18h;对照组用生理盐水5ml封管,封管时间6h,对次日堵管、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堵管的发生率实验组A优于对照组,实验组B、C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炎的发生率实验组A、B、C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式导管冲洗器封管间隔时间达18h仍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留置针 封管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本市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本次临床治疗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普罗帕酮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5.13%,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2.14%,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63%,患者满意度为85.34%,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普罗帕酮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治疗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联合扎十三味丸对老年患者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C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d治疗,同时口服扎十三味丸,对照组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治疗前后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射液联合扎十三味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均对CCCI患者具有改善作用,为治疗CCCI的有效药物,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联合扎十三味丸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联合扎十三味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后脑血流速度增快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联合扎十三味丸对老年CCCI患者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丁咯地尔 扎冲十三味丸 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