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陕西省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药学服务内涵,积极试点执行总药师制度。总药师制度试行以来在合理用药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总药师制度在执行后对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更加有利,同时也暴露出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总药师 执行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房管理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9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用西药房药品常规管理,实验组45例用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比较两组满意程度;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每周平均药品品种发错的次数、药名相近药品发错的次数、剂量、剂型以及规格发错的次数、过期药品发出的次数;护理前后疾病症状视觉模拟评分;西药房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程度、疾病症状视觉模拟评分、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每周平均药品品种发错的次数、药名相近药品发错的次数、剂量、剂型以及规格发错的次数、过期药品发出的次数、西药房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房用药实施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效果确切。

  • 标签: 西药房管理 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急诊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体会,观察实施效果。方法分别于检验科、放射科、心电科以及超声科四大科室,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确定各科室的“危急值”指标,评估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将“危急值”报告制度应用到了急诊科中。制度实施期间,通过对患者“危急值”报告情况的观察发现,2018年第一季度,急诊科“危急值”报告数量为434例。所有患者均得到了及时的抢救,无患者投诉,且未发生医疗纠纷。结论将“危急值”报告制度应用到急诊科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明确患者的病情,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方案予以干预,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护理与抢救,对医疗纠纷的减少,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危急值报告 护士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查对制度,探讨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1人,手术器械300件,记录探讨开展前后工作质量评分。结果查对制度实施后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查对制度,消毒供应室手术器相关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管理 查对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使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开展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上半年针对护理人员工作期间的各项护理不良事件未做上报管理,下半年采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加强不良护理事件的报告管理,记录及对比两个时间段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情况。结果下半年经过对护理不良事件作以非惩罚性管理,该阶段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数量多,处理结果好,患者满意度高且投诉率低,数据较之于上半年差异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加强重视,采取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机制效果好,有助于提高不良护理事件上报率,护理人员可就相关事件原因作以分析,从而有效规避事件再次发生,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非惩罚性 护理 不良事件 报告制度 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环负反馈控制模式在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择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管道护理中开展闭环负反馈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3.04%,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开展闭环负反馈控制能够有效规避管道滑脱风险,促进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闭环负反馈控制 手术患者 术后管道护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所关注的,因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造成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危机感与对食品本身质量的不信任。所以本文从科学的角度探究针对食品的理化检验相关技术要点,质量控制过程进行分析,为人们吃上放心食品打好科学基础。

  • 标签: 食品理化检验 作用 质量控制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控制对策。方法对每例重症手足口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结果15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医院感染病例。结论对重症病例进行医院感染高危因素评估,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具有较大的传染性,不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他人健康,为此需要给予患者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肺结核的传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研究,预防控制效果,并未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将选取我中心收治的肺结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肺结核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以便制定符合实际、易于人们接受的预防控制方案,最终有效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 标签: 肺结核 预防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病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结果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血清学诊断里面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来检测。结果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来保证。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人员、环境、仪器设施、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能力验证来实现。结论布病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其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 标签: 质量控制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磁共振成像设备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手段。但由于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等问题,设备在运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导致图像质量不佳,影响对疾病判断的准确性。现就针对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业界标准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标准 诊断 质量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展开研究。方法2016年1月—2018年8月间某医院接诊患儿幼儿中挑取130例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预防干预,观察组行综合预防干预,对两组幼儿病症发病率予以比对。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观察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合幼儿病症发病特点,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强化病症防控意识,可有效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保障幼儿健康。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综合预防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消毒供应中心和临床科室工作的配合,有助于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到临床科室和临床护理人员面对面沟通、在回收和运送医疗器材时征求护理人员意见、每半年和临床科室召开质量持续改进会议等方式收集信息,及时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为临床一线提供良好的保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运用新型的管理办法提高工作质量,为临床高效优质提供合格的物品,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供应中心 临床科室 质量持续改进 方法 沟通
  • 简介:摘要胆汁酸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调节因子,能够激活多种核受体和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调节其自身代谢、糖脂代谢的稳态以及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胆汁酸 糖代谢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供应室进行质量控制对于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实施供应室质量管理前后,各取25例住院部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管理前后各科室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对比,评价可行性和效果。结果管理前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8.0%,管理后组的感染率为4.0%,进行供应室质量控制后,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医院的供应室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科学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消毒的效果,降低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几率,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 标签: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500例,其中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前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后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层流手术室实施完善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层流手术室 感染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病案首页作为整本病历的精华部分,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对于住院病案首页填写及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得病案首页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本文针对住院病案首页填写及质量管理现状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究。

  • 标签: 住院病案首页 质量控制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中医是我国特有的医疗手段,长期以来依靠经验传承,缺乏科学的研究记录,而中药制剂的质量问题是中医疗效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然而实际上我国对于中药制作的各项标准形同虚设,对于中药质量的控制效果远低于预期效果。本文从目前我国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现状入手,探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 标签: 中药制剂 质量控制 现状分析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血液质量。方法从制备的每一个细节着手,持续改进,加强过程控制并对改进前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规范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中的各项标准和操作,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后,白细胞过滤故障导致滤盘更换比例0.23‰,离心破损率0.78‰,红细胞保存液混入血浆比例0.11‰,三项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一次成浆率70%,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进行细节管理,加强质量控制,能更好地保证血液质量,降低血液非正常报废率和制备成本。

  • 标签: 去白悬浮红细胞 制备过程 持续改进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便为肝胆外科损伤提供更加优化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损伤患者共8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化分配形式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化手术形式治疗肝胆外科损伤,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其手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4.9%,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相较于对照组少,患者的反馈满意率高,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康复时间缩短,手术的效果较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疗效十分显著。

  • 标签: 控制性手术 治疗 肝胆外科损伤 临床疗效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