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将烟草依赖作为慢性成瘾性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F17.2)。成人可通过医院戒烟门诊借助药物减轻戒断反应、平稳度过戒断期,而孕产妇、青少年等人群不适用药物,类似吸毒的成瘾性行为本身和戒断反应均对青少年心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扬州市爱卫办与市疾控中心联合相关部门展开调研,发现本市初中生吸烟率约为5%,吸烟初中生中烟草依赖达25%。及时介入控烟心理行为干预是青少年心身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 标签: 健康教育 控烟 青少年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与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和护理后48周的血压控制及健康行为情况。结果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压得到明显控制,且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且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的稳定,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高血压 健康行为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对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单位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幼儿8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各40例,常规护理指导的幼儿为对照组,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幼儿为研究组。结果幼儿发育商(DQ)值比较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促使幼儿发育实现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保健 健康教育 幼儿行为 发育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80例,患者均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共40例;实验组同时予以健康教育,共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以及病情变化。结果在遵医嘱率方面,实验组遵医嘱率为95%(38/40),对照组遵医嘱率为77.5%(31/40),实验组遵医嘱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实验组的病情好转率、病情稳定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且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荐。

  • 标签: 健康教育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遵医嘱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性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不如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得到改善,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高血压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Ⅱ型糖尿病出院后,采取延续护理模式对患者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在治疗时,给予一般护理。患者出院后,进行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出院后的3个月、6个月的ESCA评分、HPLP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后,使患者获得了更多的护理知识与技巧方法,增强了患者的护理能力,保证了患者身体的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 健康 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Ⅱ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8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延续护理,对比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ESCA评分及HPLP评分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不良行为,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Ⅱ型糖尿病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护理互动模式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自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1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自我护理互动模式。比较两组自理能力与健康行为水平。结果观察组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我护理互动模式有助于提高胸腰骨折患者自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水平,增高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值得应用。

  • 标签: 自我护理互动模式 胸腰椎骨折 自理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护理行为艺术提高儿科病房服务质量。方法通过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提高护理行为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前、后自设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学习后患者满意度提高(P<O.01)。结论通过强调语言沟通、礼仪、面部表情、体语和环境等的应用提高护理行为艺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患沟通水平和服务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行为艺术 儿科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体检服务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以采集健康相关信息开始,周而复始,以促进健康不断向更完好的状态发展,以达到健康体检的最终目的。应用步骤(1)、采集健康信息;(2)、实施健康体检,在基本体检项目基础上,重点设计预防性健康体检项目;(3)、全科医疗式首诊;(4)、危险因素确认与风险评估;(5)、危险因素干预;(6)、长期负责式照顾,跟踪随访,监测健康状况,评价干预效果;(7)、重复步骤1-6。结果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应用四维健康管理模式管理健康体检人群12814人次,开展比例占91.2%,其中A级管理3563人,B级管理13532人,C级管理1492人,D级管理3058人。结论四维健康管理技术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直接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定期跟踪随访、分类管理等服务模式,无需昂贵的医疗设备,在健康体检服务中,安全有效的,能弥补传统体检模式的缺陷,将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通过管理手段,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四维健康管理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2013年对产科3154例和新生儿科480例新生儿的行为神经测定的结果,探讨早期行为神经测定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和新生儿科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分为A、B两组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A组评分38.31±0.01分,高于B组评分33.24±0.18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顺产和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对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男童评分高于女童,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男女性别对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顺产评分高于剖宫产评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缺血缺氧性脑病和窒息、高胆红素脑病、先天发育畸形的患儿评分低于肺炎、败血症、颅内出血、羊水咽下综合征的患儿,P<0.01。结论新生儿行为测定对评估新生儿早期发育水平及筛查高危儿并对今后指导康复计划极其重要,而分娩方式和不同疾病对高危儿的早期发育存在不同影响。

  • 标签: 新生儿 行为神经测定 高危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冠心病患者88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展开行为护理。对比两种护理形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7.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行为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行为护理 冠心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阶段接受儿童保健对其行为发育的影响状况。方法一般资料纳入本院门诊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婴幼儿对象80例相关临床数据,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常规体检)和观察组(指导家庭实施针对性儿童保健),各组有40例。对婴幼儿各项指标观察后归纳儿童保健干预行为对其行为发育影响。结果分别在婴幼儿干预前后各项行为指标(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进行评估,提示观察组婴幼儿在保健干预后各项指标所得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统计学处理表示P<0.05。结论通过门诊指导婴幼儿家长在家庭进行针对性儿童保健行为,更有利于婴幼儿的行为发育,保障其健康成长,对家庭和社会均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保健 婴幼儿 行为发育
  • 简介:摘要锰(Mn)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参与机体多种生理活动的调控,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正常代谢,激活金属酶消除自由基等。人体的锰暴露主要来源于食物,其次是空气、肠外营养和职业接触。成年人摄入的锰含量在最大耐受量以下时,锰对机体体现健康效应,但过高的锰暴露也会对机体造成损害,甚至引发毒性作用。

  • 标签: 暴露 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干预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儿童100例,自然分成两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喂养指导,观察组(n=50)采用个体化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改善效果。结果两组各症状基线调查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本组基线值(P<0.05)。结论儿童保健门诊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干预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的方式及内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妇幼保健所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小儿体格检查的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患儿的贫血情况明显好转。对母婴保健知识的宣传,合理喂养,科学育儿,及时给婴幼儿添加辅食并定期体格检查,提早诊治,以免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 标签: 小儿 缺铁性贫血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从社会、患者、家庭、工作环境等方面,浅表的分析了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并提出了个人的想法与应对措施,希望得到护理管理部门及社会的支持。

  • 标签: 护理 护士 工作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行为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和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脑瘫患儿20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采用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02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评分方面,两组患儿护理前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心理、认知、知觉、语言、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残疾发生率,在改善患儿生存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行为干预 小儿脑瘫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光眼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对该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0例青光眼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将其分为两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嘱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要低于观察组的患者。结论综合护理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进而更好的提高患者青光眼疾病的治疗有效性,所以可以将综合护理广泛的应用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青光眼 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