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复发性流产妇女体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月我院妇科复发性流产妇女182例,均为已婚,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85例健康育龄妇女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体质类型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气郁质、阳虚质和平和质体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湿热质和痰湿质体质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和痰湿质体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体质可影响患者正常妊娠,阳虚质和气郁质为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易感体质,健康育龄妇女多为平和体质,而患者流产次数可影响到其体质类型。

  • 标签: 复发性流产妇女 体质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渡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中医体质,为中医治未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利用现场调查队老年人进行体质辨识分析。结果65岁老年人主要以平和质为主,占61.5%,男性和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对黄渡社区65岁老年人的体质调查分析,提示了本社区老年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对于在老年人中开展“中医治未病”提供依据,同时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使用参考价值。

  • 标签: 中医体质 中医治未病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饮用水中多种重金属的价值。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同时测定饮用水中多种重金属。结果对同一种生活饮用水样品重复测定6次,作加标回收试验,如表1所示。据表1看出,各元素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介于1.1%~3.4%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8.98%~102.26%之间。将铁、锰、铜、锌、铅、镉做方法准确度试验,与国标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同时测定饮用水中多种重金属分析快速、准确度和灵敏度较高,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多种元素测定。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饮用水 多种重金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围手术期阶段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术后住院总时间、家长对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围手术期仅出现1例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显著(P<0.05);术后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家长对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围手术期阶段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低体质量 先天性心脏病 围手术期 针对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及辨体施护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8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干预,实验组(45例)行中医体质辨识及辨体施护,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水平变化。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PG(7.45±1.30)mmol/L、HBAI(6.03±0.41)%等指标水平均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及辨体施护可取得满意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体质辨识 辨体施护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低体质量新生儿实施早期全静脉营养对改善其营养状态的效果及对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于我院出生的60例低体质量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分析组30例施予施予早期静脉营养,对比组30例施予传统静脉营养,对比分析两组营养状态与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分析组平均体重、身长、上臂围均明显较对比组高,且治疗后分析组血清白蛋白明显较对比组高,尿素氮、肌酐明显比对比组低,(P<0.05)。结论将早期全静脉营养应用在低体质量新生儿中可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促进性作用,使其抵抗力增强,且不会对肾脏造成影响。

  • 标签: 早期全静脉营养 低体质量 新生儿 营养状态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我院所接收的90例分娩巨大胎儿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90例同期在我院生产的体重正常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BMI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相关性并探讨其适合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自身体重超重、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且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主要为剖腹产而对照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主要为顺产,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妊娠结局呈正相关。结论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与BMI、并发症及出血情况相关,应该在产前进行定期的产检控制孕妇的BMI,避免以及降低剖腹产率及巨大胎儿发生率。

  • 标签: 巨大儿 分娩方式 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氧胆酸用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BI)胃肠外营养(PN)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防治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PN持续时间超过14d的VLBBI,符合本研究条件9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参考2006《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制定静脉营养应用方案,同时补充电解质、微量元素、脂溶性及水溶性维生素,PN的能量控制在70~80kCal/(k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PN开始2天给予原型谷胱甘肽和熊去氧胆酸治疗10天。两组患儿在入院后2d、7d、14d、21d时分别检测TBA、DBil、TBil、ALT和r-GGT等血生化指标;记录患儿基础疾病及住院期间合并症,黄疸及大便颜色;PNAC的发生率;PN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有无皮疹、食欲不振、呕吐、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其PNAC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体质量增长速度和日摄乳量增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PN时间、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性(P<0.05)。两组在出生后2d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在出生7d、14d和21d时,两组的多项生化指标水平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氧胆酸防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NAC安全有效。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熊去氧胆酸 胃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