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手术切除会厌囊肿的疗效和优点。方法27例患者在插管全麻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完整切除会厌囊肿。结果27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获满意疗效,无复发。结论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具有安全、出血少、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愈合快等优点。

  • 标签: 会厌囊肿 低温等离子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的OSAH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总结196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的OSAHS患者的数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结果加强护理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的OSAHS患者的疗效均有提高。结论熟悉等离子刀头的使用,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保证。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 OSAHS 护理
  • 简介:摘要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HI)具有肯定的疗效。目前,在亚低温保机制、降温方法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安全有效的降温方式,合理的降温时限,简便准确的测温方法,势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亚低温治疗SHI的疗效。探究能够直接降低并监测病灶区温度的亚低温治疗方法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 标签: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脑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疗法可明显改善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弥漫性脑肿胀 亚低温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深低温冻存自行构建的人工植骨材料多孔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ceramic,H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修复兔颅骨缺损,探讨深低温冻存(Cryopreservation)方法对保存HA复合植骨材料的可行性,以方便临床使用。方法应用无菌培养法获得BMSCs与羟基磷灰石HA复合培养,获得复合植骨材料培养构成人工植骨材料。应用-80℃保存3个月的HA/BMSCs修复兔颅骨12mm缺损模型,同时以未行低温冻存的HA/BMSCs及单纯的HA分别为对照组1和2。在术后第12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和HE染色等组织学观察。结果BMSCs与多孔HA构建出人工植骨材料,BMSCs在HA表面生存良好。三组模型在术后12周实验组和对照1组的骨缺损处愈合大部,有成熟骨小梁通过,有的可见髓腔通畅,塑形较好;对照2组骨痂生成少,骨缺损部分愈合,塑形欠佳,新骨生成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低温冻存的复合植骨材料的骨缺损修复能力与新制作的复合材料几乎一致,没有因为冻存而受到影响。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羟基磷灰石 支架材料复合物 低温冻存 颅骨缺损
  • 简介:摘要通过对13例重症手足口病的高热使用传统物理降温与使用亚底温治疗仪降温效果的比较,了解亚底温治疗仪降温的优点,以及在使用亚底温治疗仪中要注意的观察和各种护理(生命体征、皮肤护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有效的降低大脑耗氧量,从而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在重症手足口病中使用亚底温治疗仪对患儿以后的恢复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特别是有脑部并发症的。还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降温效果明显,还能维持体温的恒定,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亚低温治疗仪 手足口病 高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把慢性肥厚性咽炎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咽后壁淋巴滤泡加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3.33%,对照组60.00%。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简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肥厚性咽炎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中药灌肠预防放射性治疗所致直肠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科40例因放射性治疗引起直肠损伤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中药保留灌肠。试验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用导尿管连接50mi注射器,将30ml中药温度保持在4~6度,缓慢推入,每晚睡前一次;对照组运用导尿管连接50ml注射器,将30ml中药保持在37~39度,缓慢推入,每晚睡前一次;连续三天。观察病人临床症状。结果试验组经治疗后,腹部坠胀,疼痛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低温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治疗放射性直肠损伤。

  • 标签: 放射疗法 中药保留灌肠 直肠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下两种手术方式切除扁桃体在术中、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共58例随机分组,采用低温等离子从下极向上分离切除扁桃体(A组)31例,从上极向下分离切除扁桃体(B组)28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两组组间各参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温等离子从下极开始切除扁桃体比从上极开始切除扁桃体速度快、出血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深低温体外循环术温度管理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体外循环行深低温循环技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停循环时间、手术中最低鼻咽温度以及最低肛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自动复苏率更好,并发症更少,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术中温度管理时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复苏,降低患者并发症,使深低温技术更加有效。

  • 标签: 体外循环 温度管理 护理 深低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组27例及对照组2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干预,亚低温组于生后6小时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后基本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生化(血糖、血电解质及肝功能、肾功能)、血气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后遗症的发生率、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硬肿、肺出血、心律失常、DIC及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等副作用;亚低温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的发生率为40%),亚低温组的MDI和PDl分别从9月龄及6月龄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安全的。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亚低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症(OSAHS),俗称为儿童鼾症比较理想治疗方法,特别是在如何处理非病灶性扁桃体肥大(即单纯扁桃体肥大)的问题,低温等离子部分切除扁桃体组织,对治疗儿童OSAHS及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中20例诊断为儿童OSAHS的病例,我科对病例中单纯肥大扁桃体行低温等离子部分切除术。结果术中术后扁桃体伤口在出血,感染及伤口疼痛方面较传统扁桃体全部切除有优势,最重要的还是保留了部分扁桃体组织,保留了扁桃体免疫功能。结论在治疗儿童OSAHS时,对于单纯扁桃体增生肥大的病例,低温等离子部分切除扁桃体组织,既能治疗儿童OSAHS,又可保留部分扁桃体组织,同时保留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 标签: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症(OSAHS) 等离子切除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的2%戊二醛浸泡法时间长,对人体有害,和高压蒸汽灭菌已满足不了现代治疗的需要1。为了解决患者多、器械少、灭菌时间长的问题,我院引进了强生STERRADNX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特别是腔镜方面的消毒存在更多优点,节省时间,增加手术例数等,保证了外科无菌操作与手术患者的安全。

  • 标签: 过氧化氢低温 等离子灭茵器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复苏现场对心搏骤停患者采用冰帽进行头部保存性低温治疗的可行性以及对患者复苏成功率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取2009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符合心搏骤停的患者。患者根据发病日期单双日随机分组早期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早期低温治疗组患者在确定发生心搏骤停后即刻立即予以冰帽低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于复苏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给予冰帽治疗。两组均接受心脏按压、人工通气、电除颤等复苏、复苏药物使用等复苏措施。结果早期低温治疗组16名患者自主循环恢复12例,占75%,对照组则仅4例,占25%。早期低温治疗组16名患者中有6名(37.5%)存活出院,对照组16名患者中则仅有2名患者存活出院(12.5%),低温治疗组存活患者神经功能好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通过复苏现场进行头部保存性低温治疗,预期可提高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和改善复苏后存活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 标签: 现场头部保存性低温治疗 心搏骤停 复苏成功率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