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贫血检验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结果在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上,观察组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为51.16%,与对照组的90.70%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标本分析前阶段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有助于诊断治疗。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分析前阶段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标本质量的持续改进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6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生化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组采用标本质量的持续改进,比较两组患者不合格血标本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合格血标本发生率(3.1%)较对照组(25.0%)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实施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不合格血标本发生率,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质量控制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梅毒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价值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早期获得性梅毒患者共60例,设置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进行检查的健康人员60例,设置为参照组。两组均行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以及血清免疫细胞因子测定。结果患有梅毒的实验组经过检测后,其细胞指数变化以及发生率均高于参照组,而健康人员指标未出现差异性变化,两组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对梅毒患者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效果显著,能够准确对梅毒进行测定和诊断,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梅毒患者 外周血细胞 形态检验 意义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由于临床检验是医疗疾病诊断的基础,所以,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成为了医疗卫生单位和医疗检验人员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就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

  • 标签: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提出质量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检验科行微生物检验的1360例标本,统计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率,分析不合格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质量对策。结果在136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率7.57%。其中痰液标本不合格率最高,其次为尿液标本、血液标本、分泌物标本、无菌体液标本;103例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常见原因主要有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痰液标本中非标准痰、血液标本中采血量不足。结论在微生物标本检验中,应具体分析标本不合格检验的常见原因,并采用质量对策,以指导临床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合格 原因分析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紧随其后的科技与医疗水平更是突飞猛进的在前进。通过大量的事实可以得知,在医疗方面,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而临床检验工作的发展不仅在其准确性,还在精密度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上得到了稳步的进步。正是因为临床检验工作的发展,致使临床检验标本的留取在整个临床工作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 标签: 临床检验标本 留取 注意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质量问题临床免疫检验报告1000份,我院接收的98例需行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临床免疫检验质量问题相对较多。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临床免疫检验结果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问题较多,通过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实施相应的控制对策,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检验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应用于临床检验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标本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对照组质量检验控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观察组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其中,比较两组的质量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结果的进行比较,观察组为临床检验质量的样本不合格率更少,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PDCA循环对临床检验质量进行控制,能够促进临床检验程序的规范化,可以促进检验样本不合格率的提升,增加临床质量的有效性。

  • 标签: PDCA循环 临床检验质量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66例来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选取时段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以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组,其中33例进行常规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而33例常规生化检验联合质量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比较,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显著异常率明显较低,误差值明显较低、重现性明显较高、时效性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均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生化检验的基础上加强质量可提升检验效果,在临床检验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临床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血常规中的质量相关影响因素与控制分析。方法对40例体检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测研究,统计检测过程中的质量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体检人员的RBC(红细胞计数)、PLT(血小板计数)、WBC(白细胞计数)与Hb(血红蛋白)指标有明显变化,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抗凝剂的配比为血常规的质量相关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应针对血常规中的质量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控制方法,合理选择抗凝剂配比,缩短标本存放时间,以提升血常规检测质量

  • 标签: 血液细胞 检测 质量 影响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措施进行了探讨,进而为医生的治疗行业提供准确的数据。方法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试剂管理、检验后报告和使用的设备仪器等多个环节的质量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质量能够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结论为了促进医院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措施。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环节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量在血液检测过程中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取近两年接收的进行血液检测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50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质量的血液检测方式,而在对照组患者中采用常规的血液检测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血液中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照组中,50名患者血液中的Ca125、Cal99、C-肽、份癌胚抗原、以及甲胎蛋白等各项指标的变异指数比较高,而在实验组中,50名患者血液中的Ca125、Cal99、C-肽、份癌胚抗原、以及甲胎蛋白等各项指标的变异指数相比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差异显著,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测过程中采用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为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临床的借鉴依据。

  • 标签: 质量控制 血液检验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质量临床尿液常规检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尿液常规检查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受检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4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方法实施尿液样本采集和尿液常规临床检验,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前质量基础上实施尿液样本采集尿液常规临床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和不合格尿液检验样本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合格尿液检验样本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尿液常规检查过程中应用前质量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受检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降低不合格尿液检验样本的发生率,提升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医师开展相关疾病的诊断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条件。

  • 标签: 前质量控制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前质量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5月-2016年9月我院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尿液检查,随机抽取345例尿液样本为对照组,统计样本不合格数量并分析其原因;2016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在尿常规检验分析前进行质量干预,随机抽取345例尿标本为观察组,统计其不合格数量。结果对照组345例样本中,有49例样本不合格,其主要原因为样本被污染、样本量不足、送检超时、容器问题等。而观察组345例样本中,只有2例样本不合格。结论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加强分析前质量,可以有效改善样本质量,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分析前质量控制 尿常规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检验科的质量情况和1000例标本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12月的质量情况和1000例标本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质量,观察组加强质量,比较两组实施前后的标本合格率和差错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前的合格率和差错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后观察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检验科保证各项检验指标准确的前提,同时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临床工作,检验科人员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较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检验科 生物化学检验 质量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检验分析质量临床免疫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和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300例,按照单双数字方法均分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其中常规组进行常规的免疫检验,而研究组行全程质量的免疫检验,对比常规组和研究组免疫检验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糖基抗原(CA199)、甲胎蛋白(AFP)以及癌胚抗原(CEA)方面的变异指数分别为(30.63±4.21)、(31.71±2.43)、(32.37±5.06)、(41.17±2.38);常规组为(53.21±5.31)、(62.19±6.83)、(63.28±6.77)、(64.61±3.11)。结论免疫检验中采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有利于提升检测准确性。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重要性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在我院进行微生物检测的标本1990份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阳性率的检验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在微生物检验的非呼吸道、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对比方面,相比于2016年,显然2017年的阳性率减低(P<0.05)。此外,血培养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而大便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则没有变化。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有效分析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作用重大,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疾病的有效依据,参考价值极大,利于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提高,应推广运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 阳性率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现选取我院收集的7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分析总结,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血液标本保存的条件。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检验结果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检验人员应给予充分重视,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最大程度的为临床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准确性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