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面部危险区皮脂腺丰富、皮肤疾病多样,因该区静脉与颅内海绵窦有广泛交通,且静脉瓣不同程度缺如,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疖肿甚至颅内感染。因此需认真甄别该区皮肤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对策,方可降低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临床风险。

  • 标签: 面部危险三角 皮肤疾患 甄别 对策 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倒形子宫切除术用于临床的可行性,及对卵巢功能、性生活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烟台山医院妇科经腹子宫全切51例,随机对26例行倒形子宫切除(研究组);25例行子宫全切除(对照组);对手术时间、出血及术后病率,性生活质量进行对比;术前、术后1月、6月及1年测定性激素(HL、FSH、E2)水平。结果手术时间、出血及术后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年期症状发生率,研究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激素水平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雌二醇水平(386±195)pmoI/L,对照组(174±131)pmoI/L,1年,研究组雌二醇水平(376±189)pmoI/l,对照组(236±155)pmoI/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倒形子宫切除术是可行的,保留大部分宫体及各韧带和盆底结构的完整性,可避免卵巢功能早衰,防止阴道壁脱垂,保证性生活质量。

  • 标签: 倒三角形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性激素 更年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闭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82例患者展开研究,其中41例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41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1例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41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两种手术方式治愈率分别为97.56%、95.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眼压及前房角深度明显比术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型青光眼并白内障,具有操作简单、合理控制眼压、安全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21例(A组)、中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21例(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的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等相关指标,并分析A组患者的维眼底照片的临床特点。结果经比较,A组患者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比例显著高于B组,矫正视力低于B组;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周围病变或者视网膜变化对青光眼的诊断具有很大影响;进行立体拍片利于青光眼的检出。结论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型青光眼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便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 标签: 高度近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闭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2013年,我院闭型青光眼患者患者50例,分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他们进行治疗,然后在术后6月至2年的时间内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平均眼压为12.3±3.2mmHg,比患者接受手术前平均眼压(21.1±3.2mmHg)明显降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5±0.1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2±0.1)有明显提高,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58±0.32)mm增加到术后(2.32±0.25)mm,两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闭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闭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牛磺酸对成年雄性大鼠脊髓胶状质(substantiagelatinosa,SG;laminaIIofRexed)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乌拉坦(1.5g/kg,腹腔注射)向成熟雄性Wistar大鼠(6~7周)施以全身麻醉,随后行腰骶部椎板切除术。取出腰骶部的脊髓(L1-S3),利用振动微切片机切取500-600μm厚度的脊髓切片,放置于标本记录槽内的尼龙网托上。然后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G神经元的生物电信号。用不同浓度牛磺酸、荷包牡丹碱以及士的宁等溶液灌注记录槽。结果牛磺酸在作用于SG神经元甘氨酸受体所引起的效应远大于甘氨酸本研究中当牛磺酸和甘氨酸应用浓度相同时,牛磺酸的诱发电流振幅(ITau)都比甘氨酸的诱发电流(IGly)振幅大。牛磺酸所引起的电流可能与氯离子的电导率增加有关。牛磺酸在0.3mM时可以激活甘氨酸受体,在3mM时不仅激活甘氨酸受体并且激活γ氨基丁酸A(GABAARS)受体。结论牛磺酸在SG神经元中可能扮演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或调节器,并且可能具有镇痛作用。

  • 标签: &gamma -氨基丁酸A受体 氯离子电流 甘氨酸受体 胶状质 牛磺酸 全细胞膜片钳
  • 简介:摘要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这种病很难自愈,这也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拉莫嗪是临床治疗应用的一种新型药物,本文着重对其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的效果与治疗叉神经痛的常用药卡马西平进行临床上的对比,通过研究以期望为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规范,同时也为治疗TN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为我们充分了解TN的发病机理和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靠资料。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拉莫三嗪 卡马西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型青光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对106例(126眼)闭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型青光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而且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中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在贵州省的4个县采用统一的问卷对高二和初二的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取有效问卷662份。结果中学生对10条结核病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5.1%(2986/6620),女学生的得分高于男性得分、其他民族的得分高于汉族、父母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得分高于文化程度低的、高二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初二年级的(P均<0.01)。23.2%(151/651)的学生认为得了结核病不应该休学,32.5%(201/619)的学生对结核患者会“尽量保持距离”,88.8%(581/654)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结论贵州省中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尚未达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的85%的目标,仍需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各项结核病防控措施。

  • 标签: 结核病 预防/控制 学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并发原发性闭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临床收治的12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并发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患者,通过与同期收治的100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实现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并发原发性闭型青光眼病症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效果的总结分析。结果与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对比显示,并发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患者的年龄、病程普遍较大、较长,并且患者的青光眼损害程度也相对较重;其次,在进行患者病症治疗中,采用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与外引流手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全部治愈,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得到控制,但仍存在少数复发情况。结论把握患者的病症治疗时机以及治疗适应症,对于患者病症治疗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和效果,采用激光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并发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青光眼 睫状体炎综合征 原发性 闭角型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方法选取本人2010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8例54眼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目的分析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均优于治疗前。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前房
  • 简介:摘要临床教育任务的承担者都是临床护士,带教教师的扮演着既是护士又是老师的双重身份,因此,在临床带教中要注意以下“结合”

  • 标签: 临床护士 带教 三结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分娩大产程的有效护理措施,有效促进母婴健康。方法对孕产妇第一、第二、第产程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总结经验。结果分别针对孕产妇大产程进行护理,孕产妇都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临产妇身、心两方面护理的有机结合,不但有利于改善医务人员和产妇的关系,为产妇创造一个主动接受检查、配合分娩的最佳心理状态,而且能大大缩短分娩的进程,为确保母婴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孕产妇 分娩三大产程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治疗白内障伴急性闭型青光眼(AACG)疗效。方法将104例(175眼)白内障伴AACG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86眼)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清除术治疗,观察组(89眼)给予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治疗。比较两组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两组视力分布情况等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眼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显著低于术前。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吸除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和恢复患眼视力,降低眼内压,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是具有特殊生物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乳腺癌亚型,以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表达均为阴性为其主要特征。具有侵袭性强、进展快、生存率低和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差的特点。由于缺乏有效的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目前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为主,但疗效欠佳,容易早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同时该组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因此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将近些年来有关TNBC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三阴乳腺癌 化疗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血压社区干预年效果。方法针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高危因素干预、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等方式,分析2012年-2014年数据,评价高血压治疗率及控制率。结果通过年的社区干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明显提高。结论高血压社区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比较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肛瘘剥离结扎术种手术治疗肛瘘效果,探讨治疗肛瘘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将6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治疗组(A组)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1组(B组)采用肛瘘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2组(C组)采用肛瘘剥离结扎术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两对照组在治愈率、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果表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疗效确切,易于操作;肛瘘剥离结扎术肛门功能损伤较少,复发率较高,有发展的前景。

  • 标签: 低位肛瘘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苯酚在活跃期对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的作用。方法选择近期我院住院的足月妊娠产妇104例,胎儿均为头位,产妇均同意阴道分娩。要求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宫口扩张3-4cm时,研究组52例,先给予间苯酚80mg静推,15min后给予间苯酚80mg静推。对照组52例,对照组不使用间苯酚。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排除头盆不称,产妇临产前胎心监护均为NST反应型。结果观察组产程活跃期、第一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产妇用药4Omin、2h后的宫口开大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酚160mg的使用剂量应用于产妇的分娩中,加速产程进展效果明显,同时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间苯三酚 产程活跃期 宫口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