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了解文医院2008~2011年调血脂药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对该院调血脂药物应用的品种、销售金额统计分析,得出其用药频度(DDDS)和年增长率(AARG)。结果他汀类DDDS排序名列前茅,其中辛伐他汀的增长率最高。说明该院临床治疗中他汀类占调血脂药的主导地位并呈快速发展趋势,同时该院的调血脂用药较合理。

  • 标签: 调血脂药 购药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病Ⅱ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各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门诊患者61例,采用煎服肾病Ⅱ方治疗1-2疗程后,再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理化检查如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37例,基本缓解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结论肾病Ⅱ方对慢性肾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及各项检查如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等均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肾炎 蛋白尿 血尿 肾病Ⅱ号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两组胃肠激素分泌情况及免疫功能改变结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15天,研究组在15天内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对照组人群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行为,未进行高强度运动。观察并记录两组人群不同时间的胃肠激素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中长跑运动员第十五天MTL、VIP、SS含量,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检测结果与对照组人员有明显差异,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训练或比赛时,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适当的心理或生理干预,从而有效减少运动对机体胃肠激素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标签: 中长跑运动员 胃肠激素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钢针在改良塞丁格尔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为长期补液、血管条件差或化疗患者建立无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的静脉穿刺,防止各种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或局部组织坏死。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需长期补液或静脉化疗的患者行PICC置管,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其中157例经肘窝外周静脉穿刺,35例行9钢针引导改良塞丁格尔技术穿刺。结果传统PICC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少数出现并发症。9钢针引导改良塞丁格尔技术PICC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为99%,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操作快速、方便,并发症少。而9钢针引导改良塞丁格尔技术的PICC置管对于血管条件差、长期补液、化疗患者更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并且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9号钢针 改良塞丁格尔技术 PICC置管 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莫匹罗星联合“东方一”作为创面局部外用药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32例患者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每例患者随机选取2处面积、深度相近的残余创面,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A组将莫匹罗星和“东方一”混合后用于创面,B组单纯将莫匹罗星用于创面。两组分别于第一次换药后4天、10天、16天、22天测量并记录创面愈合情况,第一次换药前及换药第10天分别取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并观察肉芽改善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用药第10天、16天、22天,A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大于B组(P﹤0.01),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提前约5d(P﹤0.01),创面肉芽情况改善明显(P﹤0.01)。结论两药联合应用于烧伤后残余创面,未发现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能显著改善创面肉芽情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安全的、有效的。

  • 标签: 莫匹罗星 &ldquo 东方一号&rdquo 烧伤 残余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肾1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糖肾1方汤剂,对照组30例给予洛汀新5-20mgqd。两组均治疗3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微量蛋白尿均有明显减少,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肾1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有明显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糖肾1号方 早期糖尿病肾病 微量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