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24例系统红斑狼疮的脑电图结果分析,发现阳性率为45.8%,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阳性率为64.3%。因此,脑电图在评价系统红斑狼疮所致的脑部损害上是一个较为敏感的客观指标,对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评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脑电图 狼疮性脑病
  • 简介:我们自91年1月至92年10月收住流行出血热(EHF)107例,其中并发癫痫3例,现把其脑电图改变报告如下,并探讨其癫痫发作原因。一、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均有典型的EHF临床表现,EHF病毒免疫荧光抗体在1:80以上,临床类型属壹型,既往无癫痫发作史,亦无外伤史,家属中无癫痫患者。(二)癫痫发作临床表现和脑电图(EEG)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脑电图改变 癫痫发作 临床表现 免疫荧光抗体 脑水肿
  • 简介:本文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因急性颅内出血而入院的100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所有病人经脑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证实。临床上将急性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继发性的心血管系统的异常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这全部除外原有心脏疾病,尤其是冠心病、风心病、心律失常。我们观察了100例急性颅内出血后心电图异常的资料,现分析如下:

  • 标签: 急性颅内出血 心电图分析 急性脑血管意外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心血管系统 脑心综合征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大量研究表明,AF的发生和维持与AF早期钙超载及心房肌电重构的发生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rn,RAS)对房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对AF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心房肌局部RAS的激活也是促成房颤的重要因素。本文就AF与胞内钙调控、RAS系统激活之间的相关作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钙超载 电重构
  • 简介:目的:研究产后心理干预及定时按摩子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按摩护理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产后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产妇心理、情绪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实施护理前、护理后24h的出血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产后24h出血量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心理干预和定时按摩子宫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焦虑评分,保障产妇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效果明显。

  • 标签: 产后出血 心理干预 子宫按摩
  • 简介:眩晕癫痫以发作眩晕为临床表现,多在颞上回痫放电。作者近几年来在神经内科门诊见到5例病人。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临床眩晕癫痫病人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6~12岁。起病多在学龄前期。发作表现:周围环境物体旋转者2例,自身摇摆不稳者2

  • 标签: 眩晕性癫痫 苯妥英钠 发作性眩晕 学龄前期 多发性硬化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系统结构简介本系统由386微机系统,TVGA显示器,高精度24针打印机,配备先进的运放及A/D转换系统组成。导联输入采用国际流行的校正导联即“Farnk”导联系统。导联系统采用一套装制多项用途,各导联转换由键盘控制。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

  • 标签: 正交心电图 导联系统 检测系统 心向量图 12导联 ECG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脑动脉血流动力的改变及钙拮抗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25例脑出血患者及15例使用尼莫地平的脑出血患者病后48小时内至病后4周的经颅多普勒(TCD)动态观察资料,以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后两侧MCA的Vm均可降低,PI均可增高,但血肿侧较对侧更为显著,病后1周左右上述改变最为显著,病后4周左右恢复至病初水平;尼莫地平可使脑出血后脑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程度减轻,恢复至病初水平的时间缩短.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和由此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水肿是脑出血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TCD可通过对脑底动脉流速、阻力指数的观察,对其发生、演变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尼莫地平可以改善脑血肿周围缺血状态,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脑血流动力 钙拮抗剂 动态观察 脑出血 尼莫地平 经颅多普勒
  • 简介:患儿男,七岁.因头昏,鼻塞来我院儿科就诊,无胸闷,心悸.查体T37℃,心率110次/分,律不齐,闻及早搏.无病理杂音.两肺无异常.3导联同步心电图连续记录示心动过速.所显示的连续两次窦性搏动间期为0.48-0.60s,约合频率为100-125次/分.各导联还可见宽大畸形的QRSb波,连发2个,3个及多个.其R-R间距为0.46-0.60s.部分窦性P波后可见介于窦性与室之间的QRS波,为室融合波.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不齐,室并行心动过速.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住院给予利多卡因,异搏定等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效果不明显.故嘱其做射频消融治疗.但考虑患儿年龄小且无任何不适,让其择期手术,并定期复诊.

  • 标签: 小儿 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 心脏病 异位心律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数字化的老年视觉评估系统。方法:该系统由VC++和计算机视觉库OpenCV设计开发完成,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2005。结果:该系统包括中央视野、色觉和实物辨别能力三大评估平台,以及系统维护和数据存储和查询等功能。结论:该系统能够对老年人的视觉进行较精准的评估,可以为老年眼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 标签: 数字化 视觉评估 眼部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EEG)变化特征,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进行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观察.结果:本组10例脑电图均见到发作期或/和发作间期阵发性的电活动.结论: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分析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

  • 标签: 部分性运动性癫痫持续状态 临床特点 脑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 简介:杀菌/通透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protein,BPI)存在于人或哺乳动物中性粒细胞(PMN)嗜天青颗粒中,是机体抵抗细菌侵袭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家族的重要一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内源抗菌物质存在于从原核细胞、植物和昆虫到哺乳动物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但是哺乳动物的抗菌物质只有少数在体内实验中证实确实有效.正因为PMN抗菌多肽"军火库”的多数只在体外实验中具有杀菌作用,而在体内实验中无效,因此对某一单独成分的实际作用需要认真、全面的分析.BPI之所以在PMN抗菌多肽"军火库”中引人注目,就在于其选择性地对革兰阴性杆菌(Gram-negativebacteia,GNB)具有杀菌作用以及对GNB外膜上LPS的强大亲和力(Kd<5nM),故BPI有着"超级抗生素”之称.

  • 标签: 临床研究进展 基础临床研究 增加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房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以40例阵发性(含特发现)房颤患者为观察1组,40例频发房早伴或不伴短阵房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2组,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量三组的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图上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Pmax、Pd明显大于对照组(P〈O.05),Pd三40ms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是预测房心律失常的有效指标.

  • 标签: P波离散度 房性心律失常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所谓边缘Q波是措不能完全符合异常Q波标准的Q波。其分为二种类型。1.接近异常Q波的边缘Q波,此种Q波表现为Q波粗钝错折,时限≥0.04秒,此种Q波按异常Q波对待;若同时同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则肯定为异常Q波。

  • 标签: 异常Q波 边缘性 接近异常 T波倒置 临床医学 正常情况
  • 简介:左旋咪唑具有驱虫和免疫调节的作用,进行剂型改变后,作成左旋咪唑搽剂是否仍保持原有的药理作用,为此我们作了左旋咪唑搽剂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搽剂对特异性炎症反应,如肉芽肿,蛋清炎症及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没有抗炎作用,与生理盐水比较无显著差异,对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中的原发性炎症没有抗炎作

  • 标签: 左旋咪唑 搽剂 巴豆油 特异性炎症 小鼠耳肿胀 免疫调节
  • 简介:本文报告1家3代遗传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12例患者及1例无症状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表明:BAEP、SEP、MEP、VEP、ENG和NCV的异常率分别为92%、90%、92%、77%、94%、95%。

  • 标签: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 诱发电位 肌电图
  • 简介:局限性对侧转位发作癫痫脑电地形图的表现特点为:①如患者发作时,头、眼和躯干向左侧转位时,其脑电地形图表现特点为:在δ频段于右额区出现高功率阴影,在Scake为32时,其功率值在7.9μv以上,颜色灰阶在16个灰阶以上。②如患者发作时,

  • 标签: 表现特点 脑电地形图 发作性 转位 癫痫脑电 灰阶
  • 简介:在脑电图领域,对于各种异常的脑电现象,可概括分为两种:其中一种称为阵发性异常,这属于短暂的病理性放电(discharge,或称发作波),很可能与大脑皮层的兴奋异常增高有关;而另一种称为背景活动异常,包括慢波增多、懒波现象和局部低振幅等,它反映了大脑功能损伤区域及异常程度。再从空间分布上看,异常脑电活动可局限于某一较小的区域,但也可以呈广泛分布。

  • 标签: 脑电图 广泛性异常 脑功能损伤 异常增高 大脑皮层 空间分布
  • 简介:本文对10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检查,全部呈现弥漫θ或δ活动,一例并对比了睡眠及醒觉时的脑电图的变化,全部10例均未见局灶异常,作者认为临床上不能单独依靠脑电图来确诊持续植物状态,但脑电图的动态观察对于判断预后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