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仅依靠挂图、幻灯片讲述,学生难以理解人体的动态生理过程,难以想象人体的三维结构,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困难。随着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在教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高交互性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解剖学教学。目前,大部分解剖学教师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虽操作简单易懂、设计灵活、使用方便,可以随时对课件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但是课件表现形式死板、单调,尤其反映不出人体的动态生理过程,体现不出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之不足,我教研室采用PowerPoint与3DSMAX相结合的方式制作解剖学课件,实现了人体三维结构和人体动态生理过程的虚拟。

  • 标签: 人体解剖学教学 课件内容 PowerPoint 虚拟 计算机多媒体 生理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经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后,使用明胶海绵条进行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即刻止血,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平均9月,无血尿复发患者。结论选择肾动脉栓塞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肾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止血手段。

  • 标签: 出血 介入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对照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结果,寻找超声诊断一般规律,以便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对甲状腺大小、形态、回声及血流进行观查。结果彩对各型甲状腺肿瘤均有较特征的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良性肿瘤周边有环状低速血流信号,恶性肿瘤内部较丰富的高速血流信号分布。对照病理检查结果,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75%。结论彩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肿块 超声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分期诊断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的宫颈癌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1周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的MRI扫描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并参照病理手术检查的分期结果,分析MRI在宫颈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在MRI平扫上表现为明显异常信号显示;MRI增强扫描在动脉期强化最明显,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现出持续轻度强化,且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出现明显信号差,易于显示病灶部位。病理分期结果显示为:ⅠB期21例,ⅡA期15例,ⅡB期3例,ⅢA期4例,ⅢB期8例,IV期7例。通过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MRI平扫对宫颈癌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67.24%,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96.55%(P〈0.05)。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对病灶进行良好的显示,且对宫颈癌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从而指导临床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选择,值得临床采用和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MRI 动态增强 分期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大鼠肝大部切除(PH)后再生过程中肝星状细胞(HSCs)的动态变化及肝MMP-2、MMP-9的活性变化,探讨肝星状细胞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方法按Higgins等方法制备肝大部切除动物模型,于术后恢复不同时程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HSCs的动态变化,明胶酶谱电泳法检测肝中MMP-2、MMP-9的变化。结果(1)正常肝小叶内HSCs呈网架状分布,PH后Desmin阳性HSCs的数量递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HSCs的数量也呈递减趋势。(2)PH后再生过程中,肝脏MMP-2、MMP-9的表达逐渐增多。结论肝再生过程中HSCs的增殖反应较慢且维持的时间短,这不同于肝纤维化等肝病过程中HSCs维持较长时间的激活状态。肝再生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发生显著改变,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参与了肝再生过程。

  • 标签: 部分肝切除 肝星状细胞 结蛋白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