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抗生素载药体的生物安全。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葡萄球菌接种,经4周时间演变成为慢性股骨骨髓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实验组病灶植入万古霉素纳米羟基磷灰石;对照组植入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于术后24小时、1周、2周和4周测量静脉血尿素氮及转氨酶浓度,同时取病灶局部病理检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动物术后各时间点血尿素氮及转氨酶浓度对比均有P〉0.05,两组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动物生物相容观察,无炎症反应、异物反应。同时可见断端界面软骨内骨化形式成骨活跃。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抗生素载药体有着可靠的生物安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纳米羟基磷灰石 载药体 慢性骨髓炎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牛津第三代单髁假体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的疗效与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1年6月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10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法),并测量术后假体力线,分析假体设计、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手术技术。结果100例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12~7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股骨假体力线平均为0.69°内旋±3.18°,0.83°伸直±3.63°,胫骨假体力线平均为0.12。内翻±0.80°,0.39°伸直±1.24°,无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具有很好的疗效,其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技术。

  • 标签: 微创 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孟氏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10年7月陈旧孟氏骨折患者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岁。应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和尺骨延长截骨术进行治疗。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肱桡关节位置作为观察指标。术后患者根据Mackay功能评级、有无桡骨小头再脱位、桡神经是否麻痹来进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为(9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00±41)mL(使用止血带)。桡骨小头稳定者10例行环状韧带修补,其余15例行环状韧带重建。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3年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根据Mackay等功能评级,优18例,良4例,差1例,综合优良率达95.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和尺骨延长截骨术是治疗陈旧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孟氏骨折 陈旧性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聚乳酸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生物材料,随着改性聚乳酸生物材料的大量出现,对其生物相容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关注热点。文章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聚乳酸类生物材料在细胞相容、血液相容和组织相容等方面所进行的生物相容研究,汇集被该领域学者普遍采用并接受的技术指标、实验方法和评价体系,论述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评价体系尽快得到完善和发展。

  • 标签: 聚乳酸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基质的新型骨材料填充器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方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网孔状的填充料袋,结合输送器械,获得可膨胀的骨材料扩张及填充系统。按照GB/T16886标准通过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和致敏试验系统评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复合材料(PET/PMMA)的生物相容。结果PET/PMMA复合材料急性毒性试验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小鼠活动、体重及呼吸均无明显差异;致敏豚鼠试验组无红斑及水肿;溶血率为1.24%,无溶血性。结论本课题组研制的新型骨材料填充器,经检验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 标签: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麻下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凹陷性骨折的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0年12月对45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凹陷性骨折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采用PKP治疗,观察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前、术后以及术后一年椎体中央高度比和局部后凸Cobb角。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病例中1例骨水泥向上位椎间盘渗漏、1例骨水泥向椎体侧方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分别为(8.32±1.07)分、(1.84±0.71)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椎体中央高度比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一年椎体中央高度比与术前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后凸Cobb角与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一年后,全部病例未出现伤椎再骨折和邻近椎体骨折。结论局麻下PKP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凹陷椎体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并维持治疗效果。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局麻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腹膜炎腹水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腹膜炎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6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3.4岁。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双重腹水超滤回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腹围、治疗当天尿量、24h尿量、血清尿素和肌酐、血清电解质、血清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不适症状明显改善56例(56/60),腹围均明显缩小;同治疗前比较,治疗当天尿量及24h尿量均增加(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尿素和肌酐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电解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腹水蛋白浓度[(16.4±5.6)g/L]明显高于治疗前[(8.4±3.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1);60例患者出院时的转归中,好转42例,无效12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70.0%。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出现头晕、乏力明显2例,肝区隐痛不适2例,无肝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腹膜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简便易行。

  • 标签: 双重腹水超滤浓缩回输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