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PDCA循环在提高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抽样 统计本科室 2018年 1 月至 6月随访出院病人 500 人 ,其中随访成功者 230 人 ,随访不理想 270 人。 通过对随访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 PDCA循环 ,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 ,并再次抽样 统计本科室 2018年 7月至 12 月随访出院病人 5 00人 ,其中随访成功者 370 人 ,随访不理想 130 人 。结果:通过 PDCA循环科室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由原来的 46 %提升至改善后的 74 % ,两者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运用 PDCA循环可明显提高出院患者随访的成功 ,有利随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 标签: [ ]出院患者 随访 PDCA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胃肠肿瘤术后出院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对其进行正确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电话或门诊复诊的方式,对患者的食欲、体力、劳动、工作、切口、生活及心理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4.23%的患者存在健康问题,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正确指导。结论:术后患者的院外护理指导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我们要多做这方面的工作。

  • 标签: 胃肠肿瘤患者 随访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随访与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8年 4月 -2018年 12月,对靖远县北湾镇 98例结核病患者,按照是否采取随访与健康教育措施将 98例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每组各 49 例肺结核患者。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相关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额外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和随访干预,观察两组肺结核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规律服药和停药发生率分别为 84% 、 12% 、 4% ,对照组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规律服药以及停药发生率分别为 29% 、 39% 、 32% 。由此可见, 观察组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明显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肺结核患者中实施随访和健康教育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用药依存性 随访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随访与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8年 4月 -2018年 12月,对靖远县北湾镇 98例结核病患者,按照是否采取随访与健康教育措施将 98例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9例肺结核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相关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额外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和随访干预,观察两组肺结核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规律服药和停药发生率分别为84%、 12%、 4%,对照组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规律服药以及停药发生率分别为 29%、 39%、 32%。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明显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肺结核患者中实施随访和健康教育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且提高治疗效果,对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用药依存性 随访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互联网+云护理在患者健康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慢性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住院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互联网+云护理随访健康教育模式,收集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慢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更高(P

  • 标签: 互联网+云护理 慢性疾病 健康随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白银区 2018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的肿瘤随访登记监测情况分析。 方法 调查白银区2018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肿瘤随访登记监测情况,分析所有登记上报的患者登记检测情况。 结果 目前白银区常驻人口29.42万人, 2018年全区恶性肿瘤发病人数为 734例,其中男性 371例,女性 419例; 2018年全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 301例,男性 176例,女性 125例。全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235.25/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 96.47/10万。全区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 MI Ratio)为 0.41。发病率最高为支气管、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死亡率最高为肺癌、胃癌、肝癌。其中发病率最高为≥ 70岁,发病构成比例最高,在 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 70-80岁为高发人群。 结论 白银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基本与全国水平相当,死亡率略低于全国水平。目前仍需要加大支气管、肺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等筛查技术,并尽早诊治,积极广泛开展肿瘤综合防治知识宣传,降低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 标签: 肿瘤 随访登记 监测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提高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留置 PICC后带管出院维护的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基本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基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电话随访及个性化健康教育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非正常拔管率 ,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电话随访能够减轻患者出院后的思想顾虑、促进出院患者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 ,降低 PICC带管出院维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非正常拔管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质量。

  • 标签: 癌症病人 电话随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健康教育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实施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在我院选择 90 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时间选为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6 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 45 例,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为参照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分析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 P <0.05 )。 结论 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可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感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术前访视 术后随访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实施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在我院选择 90 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时间选为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6 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 45 例,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为参照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分析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 P <0.05 )。 结论 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可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感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术前访视 术后随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5A模式在慢性肾脏病 (CKD)病人门诊随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笔者收集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慢性肾脏疾病管理门诊进行随访的慢性肾脏病 3-4期病人 90例为课题指标,依据随机抽签模式均分小组,试验组 45例予以 5A模式进行随访管理,对照组 45例予以传统的管理方式。结果:试验组患者经由以患者为中心 5A模式随访管理,其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服药、饮食依从性、肾小球滤过率、肌酐、血红蛋白达标率及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指标( P<0.05)。结论: 5A模式于随访管理应用中可显著提高门诊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5A模式 慢性肾脏病 (CKD) 门诊随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出院随访在鼻窦炎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 56例于 2018年 4月至 2018年 11月在我完成手术并顺利出院的鼻窦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 28,对照组出院后继续行延续性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大出院随访的力度,对照两组患者刚出院时与 1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年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刚出院前有了明显提高,而实验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鼻窦炎患者术后的延续性护理中,加强出院随访的力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水平。

  • 标签: 出院随访 鼻窦炎 术后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加入延续护理干预,以及短期的随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成果,为其提供治疗建议。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心内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68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延续性护理结合短期随访调查,分析患者病情改善成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 为( 18.3±4.4 ) h 和( 9.1±2.0 ) d ,对照组为( 22.5±4.7 ) h 和( 11.5±1.6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7.1%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2.4%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延伸护理和短期随访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认识疾病,能够从生活上加强对不良事件发生的防范,更好地提升身体治疗,坚持医嘱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延伸护理 短期随访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居家护理平台在妊娠糖尿病( CDM)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间我院门诊收纳的 CDM患者 100例,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 50例纳进常规组(按常规随访管理进行实施),剩余 50例纳进实验组(按居家护理平台进行实施),比较 2组随访管理价值。结果 2组干预前血糖指标无显著意义( P>0.05),干预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 P< 0.05);实验组自我管理总有效率为 98.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 64.00%( P< 0.05)。结论 CDM患者采用居家护理平台效果显著,有效改善血糖症状,提高自我管理,因此该项目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居家护理平台 妊娠糖尿病 随访管理 常规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开展个案随访管理在地市级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 8月 -2019年 9月期间在地市级医院内筛选 64例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将其分为个案组 (32例 )和常规组 (32例 )。个案组实施个案随访管理,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式的效果。 结果 个案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优于常规组,个案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地市级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开展个案随访管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用药依从性。

  • 标签: 个案随访管理 地市级医院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访护理中的心理支持与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于本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随访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随访护理,有助于加强心理支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疾病 随访护理 心理支持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淋巴瘤患者接受化疗治疗的疗效确切,化疗后易出现诸多毒副作用,加之患者长期接受化疗治疗,易出现自我形象紊乱、心理及社会问题,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降低。因此,淋巴瘤患者及家属对化疗关注点逐渐转变为减少毒副作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因此,本文通过对淋巴瘤患者化疗介绍,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介绍化疗间接期分阶段式随访调查,了解随访方式对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生活质量的影响,提升化疗治疗及预后效果。

  • 标签: 淋巴瘤患者 化疗间歇期 分阶段式随访 毒副作用 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延续康复训练指导的探索 茹菊香 吴兴区朝阳爱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延续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笔者所在辖区 98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和家属是否同意和社区签订后续社区延续康复指导计划协议书的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 组患者出院后社区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并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出院延伸康复指导管理模式。 结果 两组 ESCA 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在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122.62±7.82 vs. 114.95±6.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Barthel 指数与 Fugl Meyer 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 < 0.05) , 观察组治疗后评分 (68.54±9.62 vs. 63.77±8.90) 、 (76.61±8.25 vs. 72.25±7.13)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社区出院延伸康复指导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康复训练技能、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有助于改善患 者临床预后和整体康复。 关键词: 脑卒中;社区;延续康复训练;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 能 脑卒中是指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1] , 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 2017 年 1 月始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开展了脑卒中的社区延续康复 训练指导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 能,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
  • 作者: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学科: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7-21
  • 出处:《健康养生》 2019年第17期
  • 机构:纳入标准:年龄<70岁,脑卒中首次发病,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出院伴神 经功能缺损,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后续康复训练计划协议。排除标准:严重心、 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疾病、帕金森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患者本人或 家属不同意签订后续康复训练计划协议。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 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2006年制定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 ( 试 行)》[2]。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