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种新型留置尿患者病号裤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6年 4月至 2017年 4月期间接收需要导尿辅助治疗患者 200例,随机抽签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100例)与观察组( 10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穿着传统普通病号裤,观察组患者穿着新型留置尿病号裤,对比两组患者病号裤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对不同病号裤满意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病号裤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新型设计留置尿患者病号裤能够满足患者日常治疗需求,同时提高了患者治疗便利性,维持患者自尊,对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留置尿管 新型病号裤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9 年 3 月 13 日至 5 月 5 日患者使用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例数,运用品管圈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及实施,评价实施品管圈方法后,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例数,对比前后两组发生留置针非计划拔的变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从 75.83% 降至 39.17%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及团队凝聚力,可促进患者对留置针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置依从性的提高。

  • 标签: [ ]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吸入对改善胃肠道术后留置患者咽喉部不适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留置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为常规护理基础上 +自制中药液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基础,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咽喉部的舒适程度,探讨中药雾化吸入在缓解患者咽喉不适 ,改善咽喉疼痛方面的效果。结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雾化技术能有效改善术后留置患者咽喉部不适,增强患者对胃的耐受。

  • 标签: 中药雾化 留置胃管 咽喉不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在小儿留置针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10 月所收治的应用留置针的 9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各 45 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的比例及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 1 )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 88.89%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 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 93.3%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 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留置针的过程中,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确保患儿的舒适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强护理满意度,临床中值得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小儿留置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门诊小儿留置针输液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 2018 年 3-12 月我院门诊的留置针患儿 50 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依据为双盲法,各为 25 例患儿,分别给予的是常规输液护理、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比 2 组护理疗效上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对留置时间、常见并发症及预防、肢体活动限度等留置针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门诊小儿留置针输液护理质量和相关知识的认知,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小儿留置针 门诊 输液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操作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 136 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68 )常规护理,研究组( n=68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家属对于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健康教育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儿护理中有着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提升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刺穿成功率,减轻患儿生理痛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9月 ~2019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9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进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并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4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更高,患者满意度更高,与参照组检验( 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时,在其中运用优质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 导管
  • 简介:[摘要 ] 目的 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使用安全型留置针避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12月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普通型留置针, 2019年 1-11月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观察 2组针刺伤发生率。结果 安全型留置针与普通型留置针相比较,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能有效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能防止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有了保障。

  • 标签: [ ] 安全型留置针 针刺伤 分析
  • 简介:【摘要】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者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聚氯乙烯 (PVC) 是一种多组分的塑料,具有一定的硬度,用它制作医疗器械时,必须加入一定量的塑化剂来增加其柔韧性,而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巳酯 (DEHP) 是最常用的塑化剂。

  • 标签: BD“ 睿玛”留置针,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严重水肿患者使用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的价值。方法:纳入时间为 2017年 12月到 2018年 12月,纳入 32例来我院就诊的严重水肿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分析穿刺成功率。结果: 32例严重水肿患者中, 1次穿刺成功的患者有 30例,其占比例为 93.75%( 30/32); 2次及 2次以上穿刺成功的患者有 2例,其占比例为 6.25%( 2/32);穿刺完成的平均时间为( 6.31±0.21) min。输液中出现轻度液体渗漏的患者有 1例,其占比例为 3.13%( 1/32);将穿刺针拔出后,并采取针对性处理,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严重水肿患者使用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可将严重水肿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予以提升,将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严重水肿 超声引导 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6年 12月到 2017年 12月期间接收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 5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7.69%,存在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静脉输液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采纳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 静脉留置针输液 老年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程序化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11 月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 98 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划分,即甲组、乙组(均 49 例),其中甲组常规护理,乙组程序化护理, 对比患者临床 护理效果。 结果: 甲组疼痛程度和留置时间均高于乙组( P < 0.05 )。甲组并发症 发生 率 14.2% , 较高于乙组 2.0% , 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护理中,程序化护理的应用,可以提升整体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患者 浅静脉留置针 程序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 根长度测量中应用 根测量仪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 于我院就诊的需开展根治疗的患者,共 80 例 ,关于根长度的测量均使用 ProPex 根测量仪 。 结果: 在根长度测量准确率的对比上,不同形态的牙齿无差异( P > 0.05 )。 结论: 针对需要开展根治疗的患者,在测量根长度时可采用 ProPex 根测量仪,其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安全、可靠、准确率高 。

  • 标签: 根管测量仪 根管长度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旋转提拉吸引吸引法与固定吸引吸引法两种口腔冲洗方法的比较结果。方法:取 95 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行固定吸引管口腔冲洗,研究组行旋转提拉式吸引法,对比应用效果。 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 0.05 );且研究组清洁度及舒适度明显更高( P < 0.05 )。 结论 : 通过旋转提拉式吸引法进行口腔冲洗,可有效提升口腔冲洗清洁度及舒适度。

  • 标签: 旋转提拉式 固定吸引管吸引法 口腔冲洗 清洁度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重症加强监护病房应用静脉麻醉可降低 POWER PICC置中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静疗质量。方法:选取符合留置 POWER PICC的重症患者 185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95例)和实验组 (n=90例 ),对照组在置中应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实验组在置管过程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在置中导管异位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置中导管异位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加强病房留置 POWER PICC,应用静脉麻醉可降低置中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值得在临产推广。

  • 标签: 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静脉麻醉 POWER PICC 丙泊酚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赋能方案在 PTCD 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8.01-2019.01 期间接受 PTCD 治疗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提高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留置 PICC后带出院维护的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基本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基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电话随访及个性化健康教育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非正常拔率 ,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电话随访能够减轻患者出院后的思想顾虑、促进出院患者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 ,降低 PICC带出院维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非正常拔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质量。

  • 标签: 癌症病人 电话随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健康教育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尿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32 例,对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尿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技术,对比分析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满意率。 结果: 结合治疗结果分析,患者 十分满意 15 例 ( 46.88% ) 、 基本满意 14 例 ( 43.75% ) 、 不满意 3 例 ( 9.38% ) 、 综合满意率 29 例 ( 90.63% ) ;患者治疗显效 19 例( 59.38% )、有效 13 例( 40.63% )、无效 0 例( 0.00% )、综合有效率 32 例( 100.00% )。并发症中常见并发症问题 2 例( 6.25% )、轻微 11 例( 34.38% )、无明显问题 19 例( 59.38% )、并发症发生率 13 例( 40.63% )。 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尿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治疗方式,其临床效果好,患者治疗满意率和治疗有效率高,患者并发症发生少,建议临床研究分析。

  • 标签: 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 输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