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 本院 2018年 03 月 -2019年 04 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 患者, 共计 86 例,按照数字表法 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 参照组 43 例和研究组 43 例。其中护理中 给予常规换药 的为参照组,给予湿性愈合 治疗护理 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 疼痛缓解率、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研究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且 治愈率、 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在骨科伤口护理中应用伤口愈合理论,能够促使患者疼痛状况得到明显的缓解,促进伤口更快速的愈合,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出院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骨科 伤口护理 疼痛缓解 治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复方桐叶烧伤油磺胺嘧啶银乳膏在慢性伤口上的价值。方法:选取 56例我院于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 28,对照组患者采用 0.1%利凡诺尔 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愈合天数、治疗后伤口创面愈合率以及视觉疼痛(VAS)评分。结果:经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愈合天数、伤口创面恢复率以及 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该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治疗过程中应用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天数、缓解患者疼痛进而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其有效率。

  • 标签: 复方桐叶烧伤油 磺胺嘧啶银 慢性伤口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 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实施 电针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的 80 例 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病人为我院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各有 40 例,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 + 吞咽康复训练,实验组:电针 + 经皮神经电刺激 + 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的差异。 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治疗 1 个疗程后的吞咽功能评分予以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治疗 2 个疗程后予以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通过 电针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 吞咽康复训练 电针加经皮神经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横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 2017.04到 2019.06时间段内诊疗的 9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划分为参照组 48例、试验组 48例。即参照组采用内固定救治,试验组采用掌侧锁定钢板横向克氏针内固定,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较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掌侧锁定钢板横向克氏针内固定救治模式,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增强机体 COONEY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掌侧锁定钢板 横向克氏针 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究在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射频化疗结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 2014年 8月至 2015年 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腹腔热灌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射频热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6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45.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 在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射频热疗结合腹腔热灌注进行化疗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无附加不良反应病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射频热疗 腹腔热灌注化疗 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医学发展,脑卒中急性期病死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该病致残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尽管对脑卒中症状的认识以及及时就诊系统不断完善,脑卒中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仍然只有极少数人在脑卒中急性期能够得到溶栓或更进一步的介入治疗,而他们之中仍有很多人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因此,有效的脑卒中康复仍然是脑卒中后续治疗的重要部分。本文就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发展史展开探讨。

  • 标签: 脑卒中 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内外的各种商检、检疫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样品越来越多,涉及产品质量仲裁和突发性化学污染事件案例时有发生,对检验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客户对检验结果提出投诉时,检测人员一定要有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要能够证明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做好理化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成为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简要论述实验室质量保证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检测人员熟练运用适宜的质量保证技术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的技术手段。

  • 标签:  检测结果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穴位敷贴治疗长期卧床病人腹胀便秘护理技术。方法:选取 62例我院于 2018年 4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长期卧床并伴有腹胀便秘的病人,在对以上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用穴位敷贴进行长期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以及 1周内排便次数。结果:经穴位敷贴治疗后发现,患者的排便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排便时间、间隔时间及次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P< 0.05)。 结论:在对长期卧床并伴有腹胀便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穴位敷贴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便秘,改善其排便能力。

  • 标签: 穴位敷贴 长期卧床 腹胀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病理检验中实施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3月 -2018年 12月 ,在我院进行病理诊断的手术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冷冻切片技术)和观察组(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每组各 48例,观察切片制作时间及质量。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片制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高质量切片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病理检验中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能够有效缩短切片制作时间,提高切片质量。因此,该方法具有被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 病理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技术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 32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护理的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恶性肿瘤晚期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6S管理在护理技术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 2014级护生 253名在实训教学中予以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 2015级护生 230名在实训教学中予以 6S管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生护理技术实训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综合素质自我评定优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生护理技术实训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 83.48%,高于对照组的 55.34%( P<0.05);除人际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外,观察组护生其他项目综合素质自我评价优良例数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S管理在护理技术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6S管理 护理技术强化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住院的老年患者中,约 70%的患者深受睡眠障碍的困扰。优质睡眠对于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等都起到正向作用,也能避免患者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希望通过总结近年来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医护理干预方面取得的进展,提出有可针对性的干预方法,为准确并有效地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提供参考。

  • 标签: [ ] 老年病区 睡眠障碍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造影技术在甲状腺微波消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8月期间我院行甲状腺微波消融手术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 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不使用造影技术,观察组患者护理中护士使用造影技术,对比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观察组造影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造影技术在甲状腺微波消融手术中的应用,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保证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超声造影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 甲状腺肿瘤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方法: 将本院自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 月之间收治的 96 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应用骨科康复护理,乙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 Harris 髋关节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乙组患者 Harris 髋关节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较甲组均更低, P<0.05 ;乙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较甲组均更长, P<0.05 。 结论: 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护理中应用骨科康复护理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和护理满意度,还能进一步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值得重视。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骨科康复护理技术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3月小儿龋齿患儿 9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 47例和观察组 43例。对照组进行创伤性充填技术,观察组进行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比较两组疗效和配合度 ;患儿填充的总时间 ;手术前后患儿龋齿疼痛评分、牙齿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 ;手术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填充的总时间( 34.21±3.21) min优于对照组( 46.62±11.5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723, P<0.05) ;手术后观察组龋齿疼痛评分、牙齿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 1.24±0.23)分、( 92.15±5.12)分、( 95.67±3.21)分优于对照组( 2.45±0.56)分、( 81.21±5.021)分、( 80.45±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923、 7.013、 6.931, 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 4例( 9.30%)低于对照组 13例( 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39, P<0.05)。观察组疗效 42例( 97.67%)高于对照组 34例( 72.34%)( χ2=10.972, P<0.05)。結论 小儿龋齿患儿行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疗效明显,可更好改善龋齿疼痛评分、牙齿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加速康复。     [关键词 ] 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小儿龋齿 ;治疗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自行研发的 专利多功能保留灌肠器即 新型保留灌肠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灌肠治疗中的应 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在我院收治的 60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灌肠技术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方案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技术进行保留灌肠,实验组使用本项目的专利多功能保留灌肠器即新型灌肠技术进行保留灌肠,每周进行疗效评价一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膀胱压、腹围、肠鸣音恢复时间)、实验室指标(血钙浓度、 CRP 、血淀粉酶)。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观察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的膀胱压、腹围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降低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新型保留灌肠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灌肠治疗中 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症状,降低血清淀粉酶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新型灌肠技术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92 例消化道早癌患者开展本次 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01 月, 所有患者通过 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 参照组和观察组 ,各 46 例。其中给予传统内镜技术检查、传统外科手术 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消化内镜技术检查和 消化内镜技术治疗的为研究组,对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和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进行比较 。结果 参照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65.21% )显著低于研究( 86.95% ), ( P< 0.05 ); 参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 研究组,( P< 0.05 )。结论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消化内镜技术 消化道早癌 诊断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高职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将某校 2018届学生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 50名学生设作对照组,二班 50名学生设作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观察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后实施 PBL+C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 96%;对照组对教学的满意度 76%;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教学满意度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高职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实施 PBL+C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记忆,提高理论成绩与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对教学的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职类 康复治疗技术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