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改善的促进作用,并总结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对我院36例脑梗塞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并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提升程度。结果:通过对于这些患者的护理干预,32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运动机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余4例的运动能力提升不大。结论:脑梗塞患者往往都会出现偏瘫、口齿不清、运动能力急剧下降等症状,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监护和康复引导。有效的护理干预会很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梗塞 护理干预 心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确诊老年心律失常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分析用药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36例中显效2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35/36);患者36例于治疗期间未发生较为明显的头晕、恶心以及上腹不适等症状,可经药物对症治疗缓解。结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可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给予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改善了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副作用小,临床普及价值高。

  • 标签: 老年心律失常 临床诊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AGN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前驱感染及病原学资料,并对其临床特征、病情、转归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例患者出院时治愈率72.7%,好转率19.8%,死亡0.1%,死亡原因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因急性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出院前肾功能均恢复正常。出院后因复发而再入院患者中3例行肾活检,病理诊断分别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新月体形成、肾小球轻微病变、系膜增生伴新月体形成1例。结论链球菌仍是近10aAGN的重要病因。AGN在同期住院患者中比例呈降低趋势,而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并未降低。

  • 标签: 急性肾小球肾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并发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治疗的效果以及对CL-90、MB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所收治的脑梗并发癫痫患者68例开展相关研究,根据癫痫发作的情况分组,各34例,对照组为迟发性癫痫,观察组为早发性癫痫,患者均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在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改良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治疗脑梗并发癫痫的效果比较明显,控制疾病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具备优势,要重视。

  • 标签: 脑梗并发癫痫 卡马西平 地西泮 MBI评分 CL-90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对脑梗并发癫痫治疗效果、CL-90评分及MBI评分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脑梗并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早发性脑梗并发癫痫者为30例入组观察组,迟发性癫痫患者36例入组对照组,用卡马亚西联合地西泮分别对两组患者展开治疗,并对药物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SCD-90评分与MBI评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地西泮对早发性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过在迟发性癫痫的治疗效果上不如早发性癫痫,对于迟发性脑梗合并癫痫的治疗方案还有待研究。

  • 标签: 卡马西平 地西泮 脑梗并发癫痫 治疗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当今存在大量的胃病患者,在众多的胃病中,胃炎属于较为常见而且对患者影响较为明显的一种,本文主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进行了讨论,主要探讨疏肝降逆和胃法在进行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36名患者进行分组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人,在进行治疗时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西药采用吗丁啉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相应的重要进行药物治疗。结果: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患者的肠胃功能基本完全恢复,没有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照组患者则存在明显的后遗症,部分患者存在恶心呕吐的情况,严重者也会出现腹痛的情况。结论:疏肝降逆和胃法在进行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时能够发挥较为明显的作用,患者具有较高的康复率,很少会出现后遗症以及病情复发的情况。

  • 标签: 疏肝降逆合治疗 反流性胃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增生性关节炎、膝骨关节病等,为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是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炎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发病率明显上升,是针灸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西医多采用消炎、止痛、关节腔内注射、人工关节置换及理疗等方法,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映。中医药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中医外治法应用尤为广泛。笔者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共收治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发现采用膝周近端结筋病灶点进行针刺,并通以电针疏密波,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疗效较好。

  • 标签: 针刺 结筋病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对对象,按照计算机软件随机分组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23例,分别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和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SF-36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无较大差距(P>0.05);经药物治疗后,使用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联合组患者其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以上数据经分析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的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可进一步推广与普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