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入职体检时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及其变化规律的案例,提升对入职体检人员存在心理问题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辅导入职体检人员来达到最佳的体检状态。方法:评估并选取因为心理紧张、情绪焦虑等因素,导致暂时性窦性心动过速的1501名入职体检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医生指导入职体检人员调整心理状态后心率变化规律,从而得到合适的疏导方式。结果:经心理疏导导后,97.9%的窦性心动速人员恢复至正常心率,入职体检人员的总体心率正常比例由不得95.5%上升至99.9%。结论:医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入职体检人员调节最佳心理状态来得到客观的心电图结果。

  • 标签: 窦性心动过速 入职体检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位置变动到某一体位时而引起的眩晕症状,在特定头部位置时患者存在位置性眼震,进而影响患者心理及日常生活,随着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逐步提升,对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危害性的认知逐渐增强。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发病原因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临床上以原发性多见。继发性的常见于头部外伤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或内耳手术后。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人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于本病给予总结。

  • 标签: 良性 阵发性位置性 眩晕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的诊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老年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选择病例数8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手法复位、手法复位+银杏叶提取物静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眩晕评定量表(DHI)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DHI指标对比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HI值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老年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在开展手法复位的同时,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后,能够取得较为理想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诊疗方案 眩晕评定量表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开展心脏超声检查的特征。方法:研究组是10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对照组是100例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均开展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超声特征。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左心房内径明显更高,研究组E/A比值明显更高,P<0.05;对比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内隔/左室后壁,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开展心脏超声检查,发现高血压可改变患者心脏形态结构,改变患者生理状态,左心房扩大形态学重构情况存在。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检查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老年阵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阵发心房颤动的患者6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3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单一的胺碘酮进行治疗,后者接受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左房内径,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厄贝沙坦 胺碘酮 老年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内耳磁共振水成像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共50例,对全部患者均采用耳石复位手术治疗,在术前对患者分别采用CT技术以及内耳磁共振水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将获取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确认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准确率,内耳磁共振水成像高于CT诊断(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内耳磁共振水成像进行诊断的效果极为确切,能够有效为患者确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内耳磁共振水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22年3月~2022年9月治疗的2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参照组(胺碘酮治疗,10例)与实验组(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10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改善率。结果:实验组的血压改善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P

  • 标签: 坎地沙坦 胺碘酮 老年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黄芪养心汤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氯沙坦钾片,给予观察组氯沙坦钾片+黄芪养心汤,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压水平、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黄芪养心汤和氯沙坦钾片,改善血压效果更佳,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黄芪养心汤 氯沙坦钾片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黄芪养心汤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氯沙坦钾片,给予观察组氯沙坦钾片+黄芪养心汤,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压水平、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黄芪养心汤和氯沙坦钾片,改善血压效果更佳,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黄芪养心汤 氯沙坦钾片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疾病治疗中选择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病例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病例对象为本院收治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41例,研究分组进行,遵循数值奇偶排列方式,设置研究组(n=21例)与对照组(n=20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间比对两组患者干预价值。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提示P值<0.05。结论:临床选择联合药物治疗方式作用于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致力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经研究结果证实可做临床推广。

  • 标签: 厄贝沙坦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术前窦性心动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 例术前常规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缓的患者进行阿托品试验,阳性49例;对其中17例心率未达到90bpm,但无其他心律失常的阳性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6例为生理性窦性心动缓,1例不能排除为病窦综合征。结论:阿托品试验适用于术前病窦综合征的快速筛检,动态心电图有利于排除阿托品试验假阳性。

  • 标签: 阿托品 动态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术前窦性心动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 例术前常规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缓的患者进行阿托品试验,阳性49例;对其中17例心率未达到90bpm,但无其他心律失常的阳性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6例为生理性窦性心动缓,1例不能排除为病窦综合征。结论:阿托品试验适用于术前病窦综合征的快速筛检,动态心电图有利于排除阿托品试验假阳性。

  • 标签: 阿托品 动态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超声心动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实习的医学影像学学生,根据教学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元化超声心动图教学模式,包括问题导向教学、案例式教学、道具模拟教学,PACS系统教学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优良率及实习生对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评分。结果: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及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元化 超声心动图 心脏疾病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冠状动脉瘘患者46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冠状动脉瘘数量,位置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及诊断准确率。结果本研究中有36例右冠状动脉瘘(72.00%),有14例左冠状动脉瘘(28.00%),43例采取心血管造影的方式,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案,最终诊断结果全部正确。冠状动脉及瘘口内径分别是8.62-21.36mm,4.68-12.54mm,均值分别是(13.68±4.52)mm,(8.11±3.25)mm。5mm瘘管的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及压差分别是2.56m/s,25mmHg及0.7m/s,28mmHg;3mm瘘管的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及压差分别是3.9m/s,60mmHg与1.3m/s,61mmHg;结论针对冠状动脉瘘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可靠性及准确率较高,可以清晰观察冠状动脉瘘的来源,走行及引流情况,而这些就能够为诊断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瘘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在对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诊断中, 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对其有何作用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需分为 两组研究对象,调取 在我院接受诊断 的老年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其临床诊断资料共 640 例,其中经超声心动图确诊患有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患者有 285 例,为瓣膜钙化组,其余 355 例为无瓣膜钙化组,即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心脏房室大小、心脏瓣膜形态、厚度、活动度、回声、左室壁厚度和左心功能。 结果: 285 例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患者中,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其中主动脉瓣钙化发病率( 73.68% )最高,二尖瓣环钙化( 14.75 %)次之。瓣膜钙化组患者 左室增大 、 左室壁肥厚 、 射血分数< 50% 和 心率失常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P< 0.05,具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超声心动图可以及时发现左心功能及形态的异常,检查具有无创性, 值得推广, 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1-2021.12期间本院收治的AMI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选同期就诊非AMI患者96例纳入对照组,以2022.12为随访重点,观察组死亡14例,存活8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NN间期标准差(SDNN)、QT离散度(QTd)]、心率震荡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O、QTd、LVE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DNN、TS、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TS、SDNN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TO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QTd、LVEF、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清晰发现AMI患者心率震荡、心率变异、心脏功能等指标变化,在疾病诊断和评估预后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