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急诊绿色通道在诊断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建立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治疗与诊断。另选取同期门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参照组,采取常规诊断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分诊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降低死亡率,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消化内科 急诊绿色通道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绿色通道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21年3月-2021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绿色通道护理。结果:观察组入院后的医生接诊时间、检查结果获取时间、急诊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绿色通道 急诊时间 心肌梗死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5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76例,甲组施行常规急诊急救,乙组施行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对比两组救治时间、相关评分。结果:乙组患者第一救治时间更短,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效果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急性脑血管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通过建立急诊绿色护理通道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护理通道。结果:急诊室处理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以及检查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观察组为5.26%,对照组为18.42%,P<0.05;抢救成功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2.11%,P<0.05。结论: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急诊绿色护理通道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并确保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绿色护理通道 急诊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使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对患者进行均分,分别为参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参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给予实验组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各种手术指标。结果 经干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低于参照组的36%,并且前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急诊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时间节点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接收的46名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名。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比较,包括患者救治有效率、不同流程使用时间两方面。结果:观察组救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小于1小时和1-2小时的溶栓率更高,总溶栓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急诊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时间节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MRI、CT检查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价值和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年限为2020年1月-2022年3月。全部患者均于签署知情同意后接受MRI、CT检查。分析患者胫骨平台骨折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分型的检出效果和骨折显示度。结果 两组骨折显示度比较,可见两种检查方式在骨缺损、骨折粉碎、移位等方面显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能够有效检出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骨质损伤等骨折类型,效果优于CT检查。结论 MRI、CT检查胫骨平台骨折均具备良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显示骨折情况,MRI在骨折分型诊断方面独具优势,临床可根据需要加以选择。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特点 CT检查 MRI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DIDPIF)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 4月收治的40名CTPF病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DIDPIF干预,对照组选择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ULPIF)干预,记录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愈合时间、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DIDPIF具有愈合时间短,骨折复位状态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PF DIDPIF ULPIF 优良率 愈合时间 HSS评分
  • 简介:摘 要:目的 观察疼痛管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7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疼痛管理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进行康复煅炼时的疼痛分值,同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疼痛管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较大差异,疼痛管理护理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轻,表明其干预效果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疼痛管理  胫骨平台骨折  康复锻炼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收治的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分期进行分组,股骨头坏死II期与股骨头坏死III期各2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髋坏,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对患者展开治疗,结合两组治疗结果,分析研究所用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在接受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提高显著,预后效果也较好。(P<0.05)结论 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位腓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提高保髋效果,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对股骨头完全坏死进行预防。

  • 标签: 临床应用效果 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 异体腓骨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微信平台联合PBL及CBL在儿科临床教学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在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我院儿科实习的学生48名为研究对象,并且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分别应用微信平台联合PBL及CBL教学、PBL教学模式,比较儿科临床教学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儿科实习学生考核成绩,实验组理论成绩(87.48±4.89)分和实操成绩(92.45±3.89)分,对照组理论成绩(77.86±5.59)分和实操成绩(87.89±5.16)分,实验组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儿科实习学生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微信平台联合PBL及CBL教学模式,能够更好提升实习学生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 标签: 儿科临床教学 微信平台 PBL CBL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中详细分析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采用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探究其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2021年11月30日期间81例经我院治疗出院后居家腹膜透析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对所有病人应用不同的随访管理措施,组别以B组和A组区分,干预方法以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传统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区分。并在研究期间重点对两组病人并发症概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结果 在采取不同随访管理措施后A组病人满意度80.49%比B组病人满意度97.5%偏低,且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2%比B组并发症发生率5%偏高,表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以上表述,将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应用于此类病人护理中,能够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护理质量提升,建议提倡。

  • 标签: 居家腹膜透析 微信平台 随访护理管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探究居家骨科护理平台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将近一年(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病例,进行系统抽样随机分组实验。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加用居家骨科护理平台联合护理。对两组的实验护理结果仔细观察并记录分析。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后,实验组病患出院后各阶段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I生活能力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出院后三个月、六个月的骨折再发生率(0%、0%)则低于参照组的2.78%、5.56%。实验组各项结果数据表现均优于参照组。结论:居家骨科护理平台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病患的的髋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服药依从性得到显著改善,有效减少骨折再发生的情况,方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 股骨 居家骨科护理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行渐进式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肿胀0级和I级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渐进式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僵硬及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共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方式进行术后康复,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针灸方式进行术后康复,对比两组恢复优良率以及干预后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关节恢复优良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6.97%VS81.82%),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术 针灸 康复训练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留置T管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行胆道探查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家庭延续性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互联网+” 微信平台 健康教育 留置T管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留置T管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行胆道探查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家庭延续性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互联网+” 微信平台 健康教育 留置T管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实施后,婴儿痉挛症患儿生酮饮食保留率、临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01月01日-2022年01月01日我院收治的80例婴儿痉挛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实施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康复效果、生酮饮食保留率和生酮饮食依从率。结果:研究组出院后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 婴儿痉挛症 生酮饮食保留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微创结合开放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以及发生率分析。方法 54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于2018年1月-2020年8月期间在本院就诊,按照入院单双日分成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联合微创手术,分析不同方案优势。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月板损伤是胫骨平台骨折的并发疾病,与膝关节结构特征有关,而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微创结合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更好地改善预后,对患者有利,要重视。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半月板损伤 微创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迅速发展,传统医用防护服的缺点也变得不可忽视。医用防护服通常是医务人员在进入特定区域所用到的防护性物品,它具有很好的隔离细菌的作用,但传统医用防护服往往因为加强防护,从而导致不透气,而且没有口袋,在工作中,医护人员无法随身携带常用的笔、手电筒、胶带、手机等工具,增加工作量。这个项目我们通过增加吸热面料,增加一些便利的设计,使医用防护服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