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医疗纠纷是近年来急剧上升的社会热点,也是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体现民意,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医疗纠纷中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作用,定义和内容,特点,医疗纠纷中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以及在医疗纠纷中的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致增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在解决医疗纠纷中重要性。

  • 标签: [] 医疗纠纷 医疗损害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 民法典
  • 简介:摘要:睾丸扭转是泌尿男科常见的阴囊急症之一,它是在睾丸与精索解剖结构异常或活动度异常增大的基础上,精索发生扭曲、扭转,进而导致睾丸血液供应障碍的疾病。睾丸扭转是青少年急性阴囊疼痛的主要原因,完善查体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而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则需警惕及高度重视。睾丸扭转由于患者及家属认识不足、医生误诊或者处理不当导致睾丸功能丧失,进而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引起医疗纠纷。

  • 标签: 法医学 医疗损害 泌尿外科 睾丸扭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现象。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实施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患者50例实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分析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主要发生在存在基础肝病或高龄患者群体中,一般在用药治疗后2个月内发生肝损害现象,50例患者治疗一个月后恢复正常的患者16例(32.00%),2个月内恢复正常的患者25例(50.00%),2个月以上恢复正常的患者9例(18.00%)。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极易导致肝损害的发生,合并非外疾病、饮酒、既往存在肝损伤或病毒感染及实施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治疗等属于危险因素,为患者实施治疗前应全面检查肝功能及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减少肝损害的发生。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疗法防治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医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患者光敏感度高于对照组,视野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中医疗法防治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效果良好,可促进视神经恢复,有效控制眼压,提高光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青光眼 视神经损害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甘草酸制剂的治疗,分析对转氨酶、PAF以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本课题主要针对本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9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剂量为150mg,并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5%)剂量为250ml,并进行静脉滴注,1天进行1次治疗。观察组使用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效果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别各项指标治疗前后ALT、ALB、TNF-α以及PAF变化进行分析,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情况好转,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来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抗氧化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SH-PX、 MDA、SOD分别为44.26±2.04kkat/L、107.12±22.06ukat/L、2370.30±541.13ukat/L,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对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甘草酸制剂的治疗后,患者情况明显改善,整体效果较优,肝损伤情况明显减轻。

  • 标签: 甘草酸制剂 药物性肝损害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是一组以血清中能够检测到ANCA为最特点的系统性小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该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多研究表明肾脏和肺脏是AASV最易受侵犯的脏器之一。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及影像无明显特异性,常常容易误诊、漏诊,对于以肺部症状为主或首发的患者,极易被误诊为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或肺结核,进而延误诊治。本文报道2例我院收治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

  • 标签: ANCA相关性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首发以周围神经损害起病的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以周围神经损害样表现起病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以周围神经损害样表现起病,1例类似于尺神经损害样表现,1例类似于正中、尺、桡神经混合损害样表现,经颅脑MRI及MRA检查均有脑皮质手运动区梗死病灶及血管病变。 结论 脑梗死可能表现为周围神经损害样表现,尤其是手部,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漏诊,对可疑病例尽早行颅脑MRI检查,有助明确诊断,临床医师需重视对此类病例的认识。

  • 标签: 脑梗死 周围神经样损害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择取 53例我院纳入的风湿免疫病患者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整合全部相关病案资料,讨论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 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以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分别占比为 50.94%、 47.17%、 45.28%。结论: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以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临床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血液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急性肾损害的护理管理。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42例行I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参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研究组(21例,采取围术期护理),对两组住院时间、肾功能进行对比。结果:数据表明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且研究组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躯体损害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6例,均为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按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1.25%,各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和护理乙醇中毒患者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向人们普及乙醇依赖的有关知识,让酗酒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知道酗酒的危害。

  • 标签: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躯体损害 护理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检验价值探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按照诊断标准将其分成实验Ⅰ期20例,实验Ⅱ期20例,实验Ⅲ期20例;同时随机挑选同一阶段2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TRF、α1-MG以及MA水平有着明显的提升,而且还会随着患者病程的严重程度而提升,在这其中实验Ⅰ期患者α1-MG水平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Ⅱ期与Ⅲ期患者TRF、α1-MG以及MA也明显要比对照组高的多,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F、α1-MG以及MA水平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中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 标签: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 高血压肾损害 检验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总结 205 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手部骨关节损害的临床 特点,同时 分析 诊治 思路 。 方法: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期间,我院收治 205 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 对 205 例 寻常型银屑病 手部骨关节损害 患者受累关节部位、 CRP 、 ESR 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选取的 205 例患者中, 远端指间关节受累最多,之后依次为掌指关节、 腕关节、 近端指间关节 , P< 0.05。 205 患者中, CRP 值正常 140 例,所占比例为 68.29% ,有手部骨关节改变 7 例, 65 例 CRP 值升高,所占比例为 31.70% , 65 例患者中 24 例有手部骨关节改变; ESR 值正常 130 例,所占比例为 63.41% ,有手部骨关节改变 5 例, 78 例 ESR 值升高,所占比例为 38.04% , 78 例患者中 25 例有手部骨关节改变 , P< 0.05。结论: 寻常银屑病患者手部骨关节损害给予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致残致障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患者 手部 骨关节 损害 临床分析 思路总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应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进行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的60例患者,30例为糖尿病组,30例为高血压组,并选择同期30例体检人员作为体检者。三组均进行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以及检验阳性率。结果: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两项检测结果均高于体检者,同时糖尿病组最高,且差异明显(P<0.05);联合检验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检验,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以明显区分肾功能损害患者与健康人群。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血清胱抑素C 早期肾功能损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酐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组,Scr≤450μmol/L组,Scr>450μmol/L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Scr≤450μmol/L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消化道病变和胸水方面的发生率与Scr>450μmol/L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表现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V经常发病于中老年人当中,而且还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尤为复杂,医生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病,从而忽视该病。合并肾损害者逐渐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时间越长预防效果越差。因此对于此类病的患者一定要考虑到该病日后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以此改变患者日后的预防情况。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肾脏损害 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方法: 在本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窒息后肾损害患儿 中抽取 50 例,将其中 25 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另外 25 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进行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 对比两组 患儿 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 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儿 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 ( P < 0.05 )。 结论: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儿肾功能,可在临床中积极借鉴 。

  • 标签: 多巴胺 联合 多巴酚丁胺 肾损害 肾功能 改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