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为我院2019.4—2020.9接收的62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肌间沟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取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100.0%)比对照组(87.1%)更高,麻醉后10min、麻醉后10min、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丛神经阻滞麻醉可取得很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锁骨骨折 B超 颈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辅助强化麻醉在丛神经阻滞手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将2019年9月-2021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外伤手术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强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肢体疼痛情况和镇静评分(Ramsay)。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肢体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辅助强化麻醉 手外伤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通过0.50%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0.35%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入室、全麻前、全麻后插管前、切皮、缝皮、拔管时的SP以及DP;芬太尼的用量;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全麻前、全麻后插管前的SP以及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皮、缝皮、拔管时的SP以及D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引导下0.35%盐酸罗哌卡因进行丛神经阻滞,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疼痛,会降低芬太尼的用量,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气腔结构对两种放射治疗技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40名放射治疗患者,所有患者均匀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完成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以气腔结构CT值,进行电子密度值后更换气腔结构,重新计算,对比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结果:以气腔结构CT值,进行电子密度值后更换气腔结构,重新计算,对比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指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盆腔放射治疗技术的影响因素上,气腔结构对两种放射治疗技术比较中,其影响主要集中在调强放射治疗中,其能够增强危机器官直肠的高剂量区,而对靶区以及其他危及器官的影响较小。针对盆腔或其他存在气腔结构组织的放射治疗技术,需要考虑气腔结构对治疗技术的影响,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气腔结构 放射治疗技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矫治牙龈炎患者接受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的情况,评估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菌斑菌群组成结构产生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固定矫治牙龈炎60例患者,结合治疗方式划分2组,即接受生理盐水治疗的一般治疗组与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的复方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研究患者菌斑菌群结构的实际变动。结果:治疗之后,复方治疗组人员牙龈指标、菌斑指标与龈沟出血指标依次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