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肌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腹肌分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腹肌分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腹肌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腹肌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腹肌分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提升产后腹肌分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通过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和增强核心稳定性,能够更全面地恢复患者的腹部功能,值得参考。

  • 标签: 腹直肌生物电刺激 盆底康复 产后 腹直肌分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 B超引导下的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行上肢手术患者( n=60)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 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治疗组予以经 B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用药剂量、镇痛维持时间及麻醉优良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用药剂量均低于参照组,而镇痛维持时间高于参照组;且患者麻醉优良率为 93.33%高于参照组的 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 B超引导下的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用药剂量,延长镇痛维持时间,提高麻醉效果。

  • 标签: B超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起效时间 用药剂量 镇痛维持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腿抬高辅助吊带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就诊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采用进行腿抬高辅助吊带。统计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直腿抬高辅助吊带 骨科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灸仪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6月-2023年4月选择肩周炎患者100例,分为直接艾灸组合和艾灸仪治疗组,分别用传统直接艾灸治疗和艾灸仪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法的治疗效果及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1个疗程后,传统直接艾灸总治疗有效率为76%,艾灸仪总治疗有效率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艾灸治疗的患者满意度为82%,艾灸仪治疗的患者的满意度为92%,结论:艾灸仪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直接艾灸组,艾灸仪治疗的副作用少、患者满意度高,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无须医护人员监控可定时和自动断电停止工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艾灸仪 曲池 肩贞 臂腧 肩前穴。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术后的肩周炎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临床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8例,将开展一般护理的38例作为对照组,另联合开展康复护理的4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疼痛程度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V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eer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占比更高(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改善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术后肩周炎患者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康复护理 肩周炎 臂丛麻醉 手法松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式静脉留置针在药物临床试验采血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药物临床试验的个体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式静脉留置针进行采血,观察相关患者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和感染发生率。结果:82例研究对象5次采血成功率高于98%,穿刺部位渗血例数为2例,3例出现管道堵塞,未出现感染现象。结论:在药物临床试验采血中应用式静脉留置针可增强采血工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直式静脉留置针 药物临床试验 采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产生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手术病例系统中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患者68例,将患者资料合理打乱,其中34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另外34例患者设定为常规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和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且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超声引导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分别应用浓度为0.375%和0.5%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处理,虽然都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但是给予患者使用0.5%罗哌卡因,可以明显减少麻醉起效时间,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罗哌卡因 麻醉效果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中运用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上肢骨折手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气管插管联合丛阻滞麻醉,而观察组则运用喉罩全麻联合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T2、T5的MAP和HR水平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上肢骨折 喉罩全麻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在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价值。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76例超声引导下在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结合用药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罗哌卡因为对照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指标、优良率、不同时间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用于超声引导下在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盐酸右美托咪定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结肠癌患者经永久肠造口出院后使用延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在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经我院门诊诊断直肠癌并做永久肠造口的患者中选取102人,采用随机标号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1人。实验组患者在出院后使用延续护理,而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的疗效差别。结果:经1年时间的随访进程,可以观察到实验组51人的各项指标例如:生活幸福指数、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等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结肠癌 肠造口 延续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不同浓度、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的方式注入后与丛神经阻滞效果之间的关联性。方法:研究中共选取92名行上肢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4个组别,A、B、C、D各组均为23名患者,分别应用0.3%15ml、0.3%30ml、0.5%15ml、0.5%30ml,对比痛觉完全阻滞率及麻醉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研究表明,D组的痛觉完全阻滞效果及麻醉效果均优于ABC三组(P<0.05),BC组相比无差异(P>0.05),但同样高于A组(P<0.05)。但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剂量及浓度较高的盐酸罗哌卡因能够有效提高起效速度,同时麻醉维持及运动阻滞时间也明显较优,但是由于其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此还应当根据实际需求作出合理浓度及剂量选择。

  • 标签: 不同浓度和剂量 盐酸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下 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腹肌鞘和低位前锯肌阻滞在开腹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1-2022.12期间本院收治的拟行开腹肝癌切除术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麻醉镇痛,观察组采取低位前锯肌复合腹肌鞘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IA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肌鞘和低位前锯肌阻滞在开腹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镇痛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直肌鞘 前锯肌阻滞 肝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