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黄芪注射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30例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n=15)及试验组(n=15),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ALB、24h尿量、24h UP。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对比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炎症因子及24h UP均低于普通组,LB、24h尿量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使用黄芪注射治疗膜性肾病比西药治疗的疗效更好,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膜性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12月至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7例)和对照组(n=47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醒脑静注射治疗。结果:在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醒脑静注射治疗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周期结束后能够更快的恢复,值得参考。

  • 标签: 醒脑静 急性脑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12月至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7例)和对照组(n=47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醒脑静注射治疗。结果:在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醒脑静注射治疗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周期结束后能够更快的恢复,值得参考。

  • 标签: 醒脑静 急性脑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08月-2021年06月本院收治的13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7)和研究组(n=67),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肝硬化治疗中使用复方丹参注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其预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丹参注射液 肝硬化 肝功能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进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时将丁苯酞氯化钠注射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在设置时,将实验时间段调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录入6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组内各设置3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单纯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配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辅助治疗。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血脂水平以及凝血功能指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的个体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凝血功能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同样有明显降低,而实验组患者的数据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丁苯酞氯化钠注射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瑞舒伐他汀钙片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红注射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属于中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利用随机分组原则,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治疗加常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为91.42%。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中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利用丹红注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几率,让患者预后效果提升,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中风心脑血管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治疗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作用。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选择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参照对照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肝功能三项指标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在干预之前差异不显著,在干预之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在干预之前差异不显著,在干预之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治疗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作用理想,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 肝炎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和纳洛酮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7月-2022年7月的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组(纳洛酮)和B组(纳洛酮+醒脑静注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97.50%、不良反应发生率7.50%>A组的82.50%、5.00%(x2=5.000、0.213,p=0.025、0.644);治疗后B组评分(GCS、NIHSS、SF-36)。结论: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和纳洛酮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意识状态的效果更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纳洛酮 重症脑梗塞伴昏迷 GCS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绝经后伴骨质疏松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注射的疗效。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3.01在医院治疗的绝经后伴有并骨质疏松患者80例,以入院时间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注射用鲑鱼降钙素与唑来膦酸,比对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注射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可有效增加患者骨密度,缓解其骨痛程度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疗效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唑来膦酸注射液 疗效 骨密度 骨痛 骨质疏松 绝经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酸钠注射与六味地黄汤联合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60例,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结果:观察组(玻璃酸钠注射+六味地黄汤)膝关节炎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c2=6.843,P<0.05)。观察组(玻璃酸钠注射+六味地黄汤)膝关节炎患者药物起效时间、关节消肿时间低于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药效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t=5.475、9.263、18.942,P<0.05)。观察组(玻璃酸钠注射+六味地黄汤)膝关节炎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内侧间隙与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t=0.145,P>0.05);观察组(玻璃酸钠注射+六味地黄汤)膝关节炎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半年后膝关节内侧间隙高于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t=7.632、8.051,P<0.05)。观察组(玻璃酸钠注射+六味地黄汤)膝关节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A严重程度指数低于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t=8.420、9.945,P<0.05)。观察组(玻璃酸钠注射+六味地黄汤)膝关节炎患者Lysholm量表、KS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t=8.420、9.945,P<0.05)。观察组(玻璃酸钠注射+六味地黄汤)膝关节炎患者恶心、硬结、便秘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一致(c2=0.000,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六味地黄汤治疗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膝关节炎 玻璃酸钠注射液 六味地黄汤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艾迪注射对中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免疫功能的作用。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由相同医护人员实施结肠癌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在实施手术后应用mFOLFOX6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艾迪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周期治疗结束后的效果、治疗前后免疫功能。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参照组8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8+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晚期结肠癌 化疗 艾迪注射液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辛脑注射结合纳洛酮方案在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盐酸纳洛酮注射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细辛脑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咳嗽、气促、心悸、肺啰音、水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pO2、pCO2、pH、SaO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气促、心悸、肺啰音、水肿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2、pCO2、pH、SaO2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O2、pCO2、pH、SaO2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通过细辛脑注射结合纳洛酮方案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促进临床症状以及血气指标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辛脑注射液 纳洛酮 慢性肺心病 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之后,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法治疗,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而言,醒脑静注射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患者康复速度明显加快,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耳穴压豆法 中重度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穴位气压疗法联合血必净注射防治脓毒症所致ICU获得性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气压疗法干预。观察两组日常活动能力、肌力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MRC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MRC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组治疗后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气压疗法联合血必净注射防治脓毒症所致ICU获得性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穴位气压疗法 血必净注射液 防治 脓毒症 ICU获得性肌无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艾注射联合依托泊苷和卡铂化疗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48例开展临床试验,并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依托泊苷和卡铂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康艾注射联合依托泊苷、卡铂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差异并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所提升,但相比之下观察组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康艾注射与依托泊苷、卡铂化疗治疗进行联合能够有效的改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康艾注射液 依托泊苷 卡铂化疗 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胺碘酮单独用药和联合硫酸镁注射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均来自我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48例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实验组(24例)患者给予胺碘酮与硫酸镁注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及血压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采用胺碘酮与硫酸镁注射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率和血压,并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胺碘酮 硫酸镁注射液 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射介入栓塞联合岩黄连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对患者血清IL-2、IFN-γ、TNF-α表达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中晚期肝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比组,每组29例。观察组行放射介入栓塞联合岩黄连注射治疗,对比组行放射介入栓塞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FN-γ、TNF-α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γ、TNF-α表达水平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应用放射介入栓塞联合岩黄连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可调节血清IL-2、IFN-γ、TNF-α表达水平,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放射介入栓塞术 岩黄连注射液 中晚期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柏西普注射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有78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用康柏西普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上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小,本次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注射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好,可以缓解患者的眼底症状,这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也较高。

  • 标签: 康柏西普注射液 复方血栓通胶囊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喜炎平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7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37例,联合喜炎平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IL-2、IL-6和TNF-α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喜炎平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小儿手足口病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联合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钙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且血清IL-6、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联合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唑来膦酸注射液 降钙素 老年骨质疏松 疗效 血清IL-6 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