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CT与MR两种影像检查方式实施在肝细胞肝癌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6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纳入本次检查研究中,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将患者均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单组是32例。研究组接受MR检查,对照组接受CT检查,对比指标:检查确诊率。结果:检查确诊率:研究组是96.88%,对照组是84.38%,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CT MR 肝细胞肝癌 影像学检查 价值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普通X线在小儿斜颈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30例未确诊的小儿斜颈患者,分别采用64层螺旋CT、普通X线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手段的准确性。结果:64层螺旋CT对于小儿斜颈诊断阳性率高于普通X线(p<0.05)。结论:64层螺旋CT相比于普通X线来说,诊断准确率更高,在小儿斜颈影像检查中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 标签: 64层螺旋CT 普通X线 小儿斜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MRI和CT鉴别骨骼肌内粘液瘤的影像特点和价值比较。方法选取86例骨骼肌内粘液瘤的患者,对照组的患者进行CT扫描,观察组的患者进行MRI扫描。比较两组影像表现和诊断合格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CT扫描之后,呈现出类似于圆形的囊性低密度病灶,病灶的密度较为均匀,并且病变部位与周围的边界较为清晰;而观察组的患者经过MRI扫描之后,能够发现肌内类圆形或者是圆形占位发生病变,并且病变的大小不一,边界也较为清楚或者是很清楚,肿块也大多呈现出均匀的囊性信号,而且诊断的合格率观察组也大于对照组。结论两者相比,MRI诊断的结果影像表征较明显,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疾病。

  • 标签: 骨骼肌内粘液瘤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种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入治我院儿科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9例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经济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C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B组患儿的成本均低于A、C两组,A组、C组患儿的成本/效果比均高于B组患儿,A组、B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患儿,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患有急性上呼吸道的小儿采用口服克洛己新干混悬剂进行治疗,药效与注射剂相差无几,成本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用药方案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分别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诊断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核磁共振与乳腺钼靶影像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经影像诊断后,其中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性较之乳腺钼靶的诊断准确性更高,两种方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将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其准确性更高,但乳腺钼靶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泛,因此可将两种方式联合用于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有利于临床治疗工作的有序推进。

  • 标签: 核磁共振 乳腺钼靶 早期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进行结合翻转课堂的内脏双语教学实践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高质量的双语教学模式。方法随机将本院2018级临床本科1班和2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解剖双语教学实践,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基础上的双语教学实践,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总分、英文题型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在内脏双语教学中较传统模式的双语教学可以明显地改善教学质量。

  • 标签: 内脏学 翻转课堂 双语教学 系统解剖学
  • 简介:摘要:微生物是高等学校生物的重要基础或学科。这是基于微生物基础和技术的现代先进生物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微生物也是农林业生物发展和现代化的基石之一。鉴于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微生物将对人类现在和将来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检验医学是近几十年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鉴于微生物和免疫学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很高,通过标准化综合检测方法不断提高临床标本的检测和鉴定能力。为了提高微生物和免疫在形式化中的重要作用,简要分析了微生物和免疫检验现状,并提出了实际措施。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免疫学检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干预。方法: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0年12月,共入选70例,均为老年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干预,实验组则给予强化临床干预,干预后比较干预效果及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统计老年肺炎患者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更高,SF-36评分更高,相比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临床干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肺炎患者 临床干预 临床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比较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在肿瘤诊断中的效果,包括其在检测、定位和表征肿瘤方面的表现。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女性盆腔囊性肿瘤患者的样本,共计达到100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盆腔囊性肿瘤的诊断方法,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了两组,每组各有50例。在常规组中,采用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进行检查。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详细的二维和三维影像,以辅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而在观察组中,选择了磁共振成像(MR)技术作为诊断手段。MR检查相比于CT检查,能够提供更多关于组织结构和病变特征的信息,因此在盆腔囊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结果:MR检查符合率高于CT检查(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CT在肿瘤的初步筛查和检测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对于较小的肿瘤和钙化病灶的检测,MR在肿瘤的定位、表征和提供功能信息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对于软组织肿瘤和神经系统肿瘤的评估。因此,在具体的临床情况下,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成像技术来进行肿瘤诊断。

  • 标签: CT MR 肿瘤诊断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二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藏毛窦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 年1月 - 2019年7月收治藏毛窦病例4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切口开放组 22例,切口缝合组 20例。比较两种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切口缝合组治疗效果和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切口缝合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开放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藏毛窦中应用手术切除一期缝合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愈合快。而手术切除伤口开放则手术时间短,但愈合速度慢,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术式。

  • 标签: 藏毛窦 手术治疗 效果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5月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人员185名,所有受检人员均接受手指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检验,比较分析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WBC、MCV水平分别为(5.39±1.21)x10 /L、(83.15±6.44)fl,均高于对照组,而该组Hb、RBC、HcT、PLT水平各为(12.72±2.53)g/L、(3.87±0.38)x10 /L、(0.49±0.05)%、(225.72±20.84)x10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血常规检验时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较手指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方法 手指末梢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金属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抽取200件人流包中同质污染的金属宫腔吸引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件。对照组予以传统手工加酶清洗法,研究组予以超声波震荡加酶清洗法。比较两组宫腔吸引管清洗质量、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结果:经5倍光源放大镜目测法、白纱布擦拭法、棉签检测法多种项目的测定,研究组合格例数98.00%、94.00%、88.00%均高于对照组89.00%、84.00%、74.00%(P<0.05)。研究组表面、管腔内壁、尾部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3.00%、6.00%、2.00%均低于对照组11.00%、19.00%、9.00%(P<0.05)。结论:金属宫腔吸引管刷洗时配合棉签,棉球擦拭应用较为积极,提升宫腔吸引管清洗质量的同时降低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金属宫腔吸引管 传统手工加酶清洗法 超声波震荡加酶清洗法 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无痛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方式选择我院2020.3-2021.8内84例终止妊娠的患者并随机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流产,观察组予以无痛人工流产;观察流产效果以及流产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流产成功率高达95.23%,对照组仅有78.51%,两组数据对比,P<0.05(x2=5.1257)。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观察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出血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数据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在终止妊娠中使用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更为显著,可提高流产成功率并减少患者腹痛和出血持续时间。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 药物流产 流产成功率 腹痛持续时间 出血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 CT扫描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辐射性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放射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 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藉由对辐射性肺炎之成因及病理学改变之探讨,进而探讨其电脑断层图象之特征。结果:30例放射性肺炎的 CT检查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 CT检查准确度显著高于 X线平片,其主要特点是:与辐射区域相同,呈磨玻璃样,点片状,点片状,以及与辐射范围一致的纤维条形影,代偿性肺气肿,胸膜粘连,纵隔移位等,可作为放射性肺炎的病理学指标,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目的探讨 CT扫描在放射性肺炎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这对于放疗计划的评价、放疗器材的品质管理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放射性肺炎发病机制CT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