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取出复杂性宫内节育(IUD)的效果、并发症及对子宫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4月于本院行IUD取出术的患者80例,经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嵌顿22例,断裂残留18例)、对照组(40例,嵌顿25例,断裂残留15例),观察组行宫腔镜手术,对照组行B超引导手术,对比两组IUD取出效果、子宫损伤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时间更短、成功率更高、子宫损伤率更低(P<0.05)。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为0.00%(0/40);对照组发生出血4例,脏器损伤2例,发生率为15.00%(6/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26)。结论:宫腔镜IUD取出术能缩短时间、提高成功率,有效减少子宫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腔镜 复杂性宫内节育器 并发症 子宫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取出复杂性宫内节育(IUD)的效果、并发症及对子宫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4月于本院行IUD取出术的患者80例,经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嵌顿22例,断裂残留18例)、对照组(40例,嵌顿25例,断裂残留15例),观察组行宫腔镜手术,对照组行B超引导手术,对比两组IUD取出效果、子宫损伤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时间更短、成功率更高、子宫损伤率更低(P<0.05)。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为0.00%(0/40);对照组发生出血4例,脏器损伤2例,发生率为15.00%(6/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26)。结论:宫腔镜IUD取出术能缩短时间、提高成功率,有效减少子宫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腔镜 复杂性宫内节育器 并发症 子宫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的研究中,分析了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采取传统吸刮手术治疗的参照组及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研究组,每组各30例,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模式的治疗方案,待患者接受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加以统计评估,以此来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组间患者的月经量与子宫内膜厚度相对比,研究组的相关数据更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6.67%)的发生概率比参照组(26.67%)更低(P<0.05);组间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有效率93.33%比参照组73.33%更高(P<0.05);组间患者心理状态比较,研究组心理状态恢复的情况比参照组更好(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采取了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月经量。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室优化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4)和研究组(n=34),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优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9.50±6.90)、手术时间为(154.50±3.60)min、住院时间为(8.60±1.90)d,常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9.40±7.50)、手术时间为(163.40±4.40)min、住院时间为(11.40±2.50)d,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患者中应用手术室优化护理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优化护理 腹腔镜 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4例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围手术期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痔疮患者采用吻合痔疮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此次参加研究的80例研究患者,是我院普通外科在2017年2月到2021年2月之间收治的。将以上研究患者利用随机分组,即研究组(采用吻合手术疗法)、对照组(采用切除术),两个研究组内分别有40名研究对象,经过后期检查比对两组最终的肛肠动力学结果。结果:两组肛肠动力学分值治疗后差别较显著,研究组分值相对偏高,经统计学对比可得P值<0.05。结论:新型的吻合手术疗法与传统的切术疗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更适合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

  • 标签: 吻合器 痔疮手术 应用效果 肛肠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宫腔镜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数量共56例,研究时间从2019年11月到2021年2月,以随机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数量分别为28例,其中对照组在检查和诊断时使用传统的宫腔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继续展开子宫内膜病变检查以及诊断,对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对照组阳性检出例数为17例,阳性检出率为60.71%;观察组阳性检出例数为27例,阳性检出率为96.43%,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P

  • 标签: 宫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病变诊断 阳性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后屈螺酮炔雌醇与地屈孕酮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24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段子宫内膜的厚度,术后复发率、妊娠率、月经正常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子宫内膜的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月经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手术 屈螺酮炔雌醇 地屈孕酮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经阴道三维超声在检测子宫内膜息肉和增生性子宫内膜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35名患者纳入息肉组,而同期38名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被分配到增生组。结果:与增生组相比,息肉组表现出明显较高的血流阻力指数、血流指数和血管指数(P < 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对检测子宫内膜息肉和增生性子宫内膜表现出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 标签: 增生期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息肉 经阴道三维彩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吸宫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异常出血和月经正常率、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路结石患者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抽签将在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接受石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纳为研究,通过进行6个月以上的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复发在年龄、性别、结石大小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有残石、有术后泌尿系感染、上段结石位置、结石数量≥2、有代谢异常以及甜腻或刺激性饮食习惯的患者,其复发率更高(P<0.05)。结论:临床应该在术前对患者结石位置、结石数量、代谢情况以及甜腻或刺激性饮食习惯等综合评估,在术后加强随访,排查患者残石是否清除,以减少结石复发率。

  • 标签: 取石术 尿路结石 复发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刮宫活检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结果,为疾病临床诊断提供有利参考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均刮宫活检病理组织检查,对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结果:刮宫活检病理组织,检查子宫内膜腺样体癌27例,浆液性癌2例,透明细胞癌1例,癌肉瘤1例;子宫内膜腺样体癌27例患者,低分化10例(37.04%)、中分化15例(55.56%)、高分化2例(7.40%)。结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通过刮宫活检病理诊断是有效的手段,在诊断的时候注意对各种病变类型的区分,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刮宫活检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子宫异常出血(AUB)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病理诊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抽选AUB患者总计98例。统计患者的病理结果。统计并计算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相符情况。结果:所选取的98例患者中,总共有85.7%患者的子宫内膜存在异常。其中有25.5%患者属于质性病变,有50%患者属于功能失调性出血,有10.2%例患者属于其他类型的病变,为还有14.3%患者的子宫内膜属于正常情况。临床诊断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病例为54例,而在病理诊断中,其病例数为49例,相符情况为90.7%;临床中子宫肌瘤的病例数为13例,病理中也是13例,则相符情况为100%;临床中内膜癌的病例数为12例,而病理中的病例数为6例,则相符情况为50%;临床中不全流产的病例数为4例,而病理中的病例数为3例,则相符情况为75%;临床中内膜息肉的病例数为8例,而病理中的病例数为22例,则还有14例患者漏诊的情况出现;临床中其他病症情况的病例数为6例,而病理中的病例数为5例,则相符情况为83.3%。结论:对AUB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病理诊断评估,可鉴别诊断质性病变,对决定治疗方案及治疗分类至关重要。

  • 标签: 子宫异常出血 子宫内膜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放疗科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针对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65例)及观察组(44例),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放疗/化疗治疗,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放疗/化疗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长于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一年随访死亡率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两组恶性肿瘤患者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说明在单纯放疗/化疗的基础上,再联用免疫治疗疗效更好,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化疗 免疫治疗 客观缓解率 无进展生存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放疗科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针对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65例)及观察组(44例),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放疗/化疗治疗,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放疗/化疗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长于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一年随访死亡率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两组恶性肿瘤患者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说明在单纯放疗/化疗的基础上,再联用免疫治疗疗效更好,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化疗 免疫治疗 客观缓解率 无进展生存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病变利用阴道超声(TVS)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总共抽取140例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1~2021.12,均以子宫内膜病变就诊,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所有对象均实施腹部超声(USA)及TVS检查。研究结束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及对不同病变检出率等数据。结果: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及对子宫内膜增生检出率等数据,TVS均高于USA(P<0.05);但二者对比其他病变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子宫内膜病变利用TVS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且可提升不同病变检出率,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病变 阴道超声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