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共计88例资料开展对照分析,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估分数以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病区管理、健康教育以及关爱患者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血液净化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率,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管理中心运用团队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急诊护理管理中心的护士10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名。给予观察组护士团队管理模式方法干预,对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将两组护士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将两组护士护理效果、护理管理效果与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且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团队管理模式应用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心效果较为理想,对提升护理团队精神、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护理管理应用。

  • 标签: 团队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管理中心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湿包产生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现象,及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提出针对湿包问题和随着医疗器材的不断更新,跟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以避免湿包,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结果实施后清洗消毒灭菌、灭菌物品储存以及湿包发生率均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且风险事件发生率仅有0.6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5.38%,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湿包的产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后续服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急性肺栓塞患者病程中共心电图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分析其治疗前后心电图特征。结果治疗前,80例APE患者较为常见的心电图特征则为心律失常,其次为Ⅲ导联和aVF导联T波倒置、V2-V4导联T波倒置,部分表现为V4-V6导联ST段压低、右心室高电压、aVR导联ST段抬高、肺性P波等。且治疗后心电图异常表现发生率低于治疗前,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急性肺栓具有较高敏感性,临床诊断时,可依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和疾病临床特征,早期筛查急性肺栓塞,并评估治疗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中心静脉导管无感染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PCT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增高明显,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湿包产生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现象,及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提出针对湿包问题和随着医疗器材的不断更新,跟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以避免湿包,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结果实施后清洗消毒灭菌、灭菌物品储存以及湿包发生率均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且风险事件发生率仅有0.6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5.38%,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湿包的产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后续服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初产妇的产后护理中,总结并阐述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后第1d、出院前、产后第42d抑郁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产后3个月内实验组攻击行为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第1d、出院前、产后第42dEPDS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产妇在出院前EPDS评分大于产后第1d,对照组产后第42d大于出院前,两组产后3个月小于后第4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产后护理中,相比于常规的护理路径来说,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降低抑郁症发生率、攻击行为发生率,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值得应用。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产科护理模式 初产妇 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