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静配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细节管理前后医护人员对于静配中心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考核结果。结果 施行细节管理后 , 护理人员业务考核达标率显著高于细节管理前 , 医护人员对静配中心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施行前 , 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细节管理能够提高静配中心护理人员业务能力 , 提高医护人员对于静配中心工作的认可度 , 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静配中心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采取细节护理后,分析其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消毒供应中心 2018年 12 月— 2019年 12月共有 10名工作人员,根据管理性质的异同分组,三个男性,七个女性。观察两种管理模式下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观察消毒物品的合格率。此外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物品供应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1.2%)低于对照组( 2.6%),物品消毒的合格率( 98.6%)高于对照组( 96.7%), P<0.05。研究组中护理质量以及物品供应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采取细节护理后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提高物品消毒的合格率。此外能够积极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细节护理 管理性质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12 ~ 2019.2 本院眼科收治入院的 176 例眼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88 例,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眼科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有效提高眼科护理质量,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眼科护理 护理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对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消毒的效 果。 方法 选择我院各科室的 106 名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将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12 月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对照组,将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进行细节护理措施 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为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各科室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包装质量、护理质量、供给和回收及时度、服务态度的分数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细节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消毒有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毒供应中心 灭菌消毒
  • 简介:【摘要】疾控中心所存储的疾病档案对于疾病的研究和防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就现如今我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来看,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包括效率不高、信息不全等。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疾病档案管理十分必要,而本文将对此展开详细综述。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疾控中心 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 2019年 6月 -2020年 1月期间我院消毒功能供应中心的 100件医械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 50例)和对照组( 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将两组的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增加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各种医疗器械的合格率,提高了工作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强化管理对预防静脉配置中心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5月对静脉配置中心实施强化管理(实验组),以及 2016年 4月~ 2017年 5月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进行比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静脉配置中心进行护理干预前 100例患者输液药物之中有 4例( 4.00%)出现感染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后仅有 1例( 1.00%)患者出现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为静脉配置中心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护理干预,利用有效措施将原有风险尽可能的得到改进,是能够控制医院之中感染事件的出现几率,这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之中大量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强化管理 预防静脉配置中心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并根据职业危害特点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择本疾控中心的 90 名理化检验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危害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自我防护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理化检验人员防护知识的认知及自我防护情况的差异。结果:噪声、 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剂等 是为理化检验人员带来危害的主要原因,实施自我防护措施后,理化检验人员防护知识、防护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存在的职业危害较多,根据危害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感防护对策,可有效确保疾控中心理化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危害 理化检验人员 疾控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在我疾控中心 76 份阳性微生物待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8 份,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板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而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两组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 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平板培养方法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检测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微生物培养期间污染风险的发生。

  • 标签: 微滤膜分离技术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级专科护生300人中试行实训室开放信息化安全管理,把未使用此种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模式的2016级专科护生347为对照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在学生满意度、职业损伤发生率、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率和用品、能源消耗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提高实训室开放效能的同时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高职护理 实训中心开放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级专科护生300人中试行实训室开放信息化安全管理,把未使用此种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模式的2016级专科护生347为对照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在学生满意度、职业损伤发生率、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率和用品、能源消耗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提高实训室开放效能的同时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高职护理 实训中心开放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检中心实施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的效果。方法:于 2019年 08月 --2020年 08月体检中心纳入的健康体检者 200例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常规管理)、研究组(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各 100例。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 p<0.05)。结论:夯实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能够进一步加深健康体检者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体检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体检中心 健康体检 精细化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在血液肿瘤内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价值。方法:血液肿瘤内科护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收集40名,根据其不同带教方式进行分组,其中20名施予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20名施予传统教学,比较和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理论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成绩不及观察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PBL 以案例为中心 双轨式教学方法 血液肿瘤内科 临床护理实习生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 P( cv-a) CO2指导液体复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 2017.02~2020.08区间收治 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研究,分为 2组(指导方案),对照组 32例以 ScvO2为指导实施机体复苏治疗,观察组 32例以 ScvO2+P( cv-a) CO2为指导实施机体复苏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 28d内病死率( 18.75%)、肺水肿发生率( 6.25%)低于对照组,统计值对比无差异;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统计值 P<0.05。结论: P( cv-a) CO2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机体复苏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死率、肺水肿发生率,亦可评价循环血流、组织灌注状态,值得借鉴。

  • 标签: 中心静脉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组织灌注
  • 简介:摘要: 2015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制定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医养结合的概念,并指出医养结合机构是指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在此政策背景下,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大了医养业务融合发展力度,截至 2019年,全国共有近 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超过 2万家。云南昆华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精神,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按照“医疗、康复、养老养生”的战略发展定位,先后投资建设了一家三级综合医院——云南新昆华医院,一家养老机构——新昆华 ·亲睦家老年康养中心,并探索实践如何让两个机构的业务和管理更好地融合,以利于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 标签: 健康 医疗 养老 机构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