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老年人腰骶脊神经根管损伤(狭窄)骨质疏松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脱出症或急性腰扭伤等常见腰腿痛,传统中医辩证论治,针灸推拿、内外用药一般都难以见效。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误诊误治慢急性腰腿痛——即腰骶脊神经根管损伤,仅就此症的治疗谈一些体会。

  • 标签: 脊神经根 腰骶 根管 损伤 常见 临床报告
  • 简介:软组织损伤疼痛被认为是世界三大疑难病症之一,目前还没有极具针对性且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指刀手法的发明为软组织损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治疗途径,且有着令人瞩目的卓越疗效,是廿十一世纪医学界对软组织损伤治疗的一大突破。

  • 标签: 一指刀手法 治疗 软组织损伤 适应症 禁忌症 注意事项
  • 简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所引起的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颈肩部定位性疼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上肢放射,患肢酸沉无力或手指麻木。笔者对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牵引治疗。分析认为通过以上整套疗法即可以解除颈肩部的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疏通气血,化瘀消肿,并且又能够刺激臂丛神经、尺桡神经等,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消除手指麻木症状,还能够除颈部功能障碍,纠正小关节紊乱,使关节突关节对称,加宽椎间隙,扩大狭窄的椎间孔恢复正常椎间关系,使关节突关节对称,加宽椎间隙,扩大狭窄的椎间孔恢复正常椎间关系,使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从而松解了神经根的粘连,消除或改善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和压迫引起的症状。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整脊复位手法 牵引治疗 疗效
  • 简介: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内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本病可分原发性、继发性和反射性三种类型。原发性者是坐骨神经本身的病变,多与感染因素有关,受寒冷常为诱发因素,如风湿或体内感染病灶(扁桃体炎、牙病)等。主要引起坐骨神经的间质炎,常与肌炎,及纤维组织炎伴同发生,继发性者,是因该神经通路的邻近组织病变所引起,如(1)骨与关节疾病;腰椎间盘脱出是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此外,增生性脊柱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2)椎管内病变压迫,如马尾肿瘤,硬脊膜外转移癌等。(3)盆腔内病变压迫(子宫肿瘤等)。(4)中毒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等。反射性者,是由于背部的某些组织遭受外伤或炎症的刺激,冲动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坐骨神经痛。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一侧,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其疼痛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等处发生放散性,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可在大腿以上而不至小腿和足。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针刺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颈椎弹力牵引法对脊柱各种伤病引起的神经症状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文研究了110例因脊柱各种原因引起神经根部受刺激而出现酸、麻、胀、痛、功能不利、肌肉萎缩、肌力减退等症状的病人。年龄在14-65岁之间,运动员65例,一般工作人员45例,颈椎病53例(其中根性24例,脊髓型6例,椎动脉型21例,交感神经型2例),脊柱侧弯12例,腰椎间盘膨出22例,腰椎间盘突出15例。通过颈椎弹力牵引法的应用,对脊柱紊乱的关节进行重新调整,改善椎间盘、肌肉、骨骼等对神经的根性刺激。结果:有83例神经症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比例达75.4%。结论:颈椎弹力牵引法可能改变了关节之间的关系,包括僦椎间盘、肌肉、韧带等与神经的关系,缓解或游离了对神经的刺激。颈椎弹力牵引法治疗脊柱神经症状疗效可靠,意义显著。

  • 标签: 颈椎 弹力牵引法 调整 神经症状
  • 简介: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临床症状定位,触诊定位以及影像学定位的三步神经定位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对颈椎横突部阳性反应点,关节突阳性反应点为主要治疗点。同时与针刺治疗作对照。结果:针刀组80例中痊愈38例,显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7.5%,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结合三步神经定位法能使针刀微创治疗更加精确,对疼痛的改善优于针刺疗效显著,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针刀治疗 微创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中医治疗
  • 简介: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骨伤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其中的神经根型为多见。笔者从1997年6月至1999年6月采用牵引、手法治疗配合中药导入等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药导入 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配合 牵引手法 临床观察
  • 简介: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迈向世界尤为重要的一步。本研究运用经典RA动物模型,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免疫组织化学、生化等方法,深入探讨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并从分子水平上观察其对实验性RA大鼠模型血清中IL-1β、TNFα、VEGF等细胞因子含量的调控、对神经内分泌网络的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骨莲胶囊能显著降低实验性RA大鼠血清中5-HTP、5-HIAA含量;2.金骨莲胶囊能明显抑制实验性RA大鼠免疫系统分泌IL-1β、TNFα、VEGF等细胞因子,降低IL-1β、TNFα、VEGF在血清中的含量;3.金骨莲胶囊能明显上调实验性RA大鼠血清中Cor的含量。

  • 标签: 血清 IL-1Β TNFΑ RA VEGF 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