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状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收集送检血液标本3975份,分离出病原菌354株,血培养阳性率为8.9%。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01株(56.8%),革兰阴性菌为153株(43.2%);②检出率排前五的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对青霉,氧苄西林几乎完全耐药,暂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耐药率均<9.68%。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多样,耐药率逐年上升,应重视对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监控,以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导。

  • 标签: 血培养 菌群分布 耐药性
  • 简介:目的:观察清肺通络汤治疗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9例脑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同时依据痰培养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肺通络汤加减口服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4d。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致病菌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WB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清肺通络汤 卒中相关性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目的观察鼻渊软胶囊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鼻渊软胶囊联合罗红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罗红霉素进行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流鼻涕、鼻塞以及嗅觉障碍的疗效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鼻涕、鼻塞以及嗅觉障碍等方面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渊软胶囊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好,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鼻渊软胶囊 罗红霉素
  • 简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EGFR-TKIs是治疗的基石。然而,在取得疗效卓越的同时,获得性耐药问题也相继出现。针对这些TKIs获得性耐药患者,后续如何治疗尚未有标准治疗方案,如何有效克服获得性耐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针对TKIs获得性耐药的中药研究越来越多,部分取得较好疗效。通过研究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产生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机制以及耐药后采取的中西医治疗策略,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获得性耐药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2月份-2015年3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其中对照组(单号)30例患者采用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双号)30例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紫杉醇 表阿霉素 晚期乳腺癌 疗效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新辅助治疗中联用多西他赛与表阿霉素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0例LABC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组行新辅助治疗(多西他赛+表阿霉素)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行常规治疗(环磷酰胺+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疗效与不良反应率。结果就疗效而言,研究组(72.5%)优于对照组(25%),且研究组在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要远远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联用多西他赛与表阿霉素可以兼顾良好的疗效与较高的安全性,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局部晚期乳腺癌 临床效果 新辅助治疗 表阿霉素 多西他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浙南地区三甲中医院——温州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为中医院临床合理抗菌药物和制定院内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细菌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共分离菌株153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487株占(31.71%),革兰氏阴性杆菌1049株(62.5%)。位居前7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22.46%)、金黄色葡萄球菌(18.29%)、肺炎克雷伯菌(17.97%)、铜绿假单胞菌(10.55%)、鲍曼不动杆菌(4.75%)、奇异变形杆菌(4.62%)、粪肠球菌(4.1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2.17%和36.23%,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阳性率为46.97%。药敏试验表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哃-舒巴坦、奈替米星、头孢替坦完全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7.53%,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71.44%和71.43%;目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萄菌株、VISA株和VRSA株。结论三甲中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与国内三甲西医院明显不同,我们应密切关注本院及本地区细菌的分布和当前的药敏情况。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