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伤风顾名思义是“热天伤风”。它属中医感冒范畴,病因都是感受风寒,症状可能有打喷嚏、流鼻涕、发热、咽痒痛等,由于发生机制不同,治疗和预防保健的方法也大相径庭。

  • 标签: 热伤风 藿香正气液 清凉油 风油精 感冒
  • 简介:本文基于中医临床观察和理论探讨从症、证、病、治法、文献、文理、医理等方面对风感冒病因属风提出质疑,认为此证发病非感受风热病邪所致,实由外感风寒所致,属伤寒日久出现的兼变证,治法亦不能局限于“辛凉”。

  • 标签: 感冒 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
  • 简介:对“营”证素的特征证候及特定治法方药进行探讨。从中医学对“营”“营分”的认识,“营”的证候、鉴别与其他证素的关系,证素“营”常见证型及证治方药,“营”临证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标签: 证素 营热 辨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治疗在慢性脑血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脑血不足患者 3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取中医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 15例中 ,对于中医治疗后的效果 ,无效 1例,有效 1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 93.33%;对照组 15例中 ,无效 5例,有效 10例,临床治疗有效率 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较大 ,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患者 中医治疗
  • 简介:前段时间,阿司匹林成了大名鼎鼎的“床头三宝”成员。此事源于一篇在网上疯狂流传的文章,文中称“一杯水、一根针、两颗阿司匹林:年过40岁的人在床头放这三样东西,必要时可救人一命”,这让阿司匹林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事实上,阿司匹林不只是像网上所说的那样,可能救心肌梗塞患者一命,它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不为人知的健康功效。

  • 标签: 老年人 保健法 健身法 心理健康
  • 简介:椎基底动脉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afteryinsufficiency,VBI)是以反复发作性眩晕为主症的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现又称为后循环缺血。依其症状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笔者有幸跟随张晓雪教授、主任医师学习,对中医药从肝脾论治本病有一定认识,现将其论述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肝脾 辨证论治 医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感糖浆治疗普通感冒(风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设计方法,随机分为3组。A组78例(小剂量组)口服感糖浆+感糖浆模拟剂30mL/次(含感糖浆20mL);B组76例(大剂量组)口服感糖浆30mL/次;C组79例(安慰剂组)口服感糖浆模拟剂30mL/次,每日4次,疗程为5d。结果A组和B组在中医证候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体温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上明显优于C组,其中B组在咽痛单项症状消失率、体温累积起效率、解热率等方面优于A组,在体温低于38℃时A,B组解热时间明显优于C组。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感糖浆是治疗普通感冒(风证)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风热感冒 疗效评价 随机双盲 对照 中医学
  • 简介:茶叶对药效的影响与服用药物的种类、饮茶浓淡及饮茶量密切相关。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凡是服药就绝对不能饮茶。但在服用含重金属成分的药物、酶类药物、含有碳酸氢钠的药物、某些含生物碱的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镇静催眠药物(如鲁米那、速可眠、安定等)、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潘生丁、人参等不宜饮茶.服药前后1小时内也应忌茶。

  • 标签: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酶类药物 密切相关 苯海拉明 扑尔敏 饮茶
  • 简介:吃饭原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吃什么,怎么吃,每个人都各有所好,谁也管不着。不过,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在吃饭这个问题上,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从中不但可以看出各国饮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能反映出各国人的鲜明特点。美国是世界科技强国,理性思维和实用主义占据了主流,这一点反映在饮食文化上,也不例外。

  • 标签: 吃饭 国人 饮食文化 科技强国 实用主义 世界
  • 简介:土豆原产于南美洲,16世纪传入印度,继而传到我国。如今已成了家常蔬菜中的主要品种,可烹制各类荤素菜肴。不仅如此,土豆还以其药用价值流芳百世。祖国医学认为,土豆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胀痛、大便不畅等。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土豆含有大量淀粉,以及维生素、蛋白质、糖类、钙、磷、铁、

  • 标签: 土豆 主要品种 医学研究 缓急止痛 消化不良 药用价值
  • 简介:型”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典型表现,尤其在外感病中出现的更为普遍,了解与掌握各种型的不同征象与特点,对于指导临床辨证论治非常重要。本文就《伤寒论》一书所论述的种种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根据其临床特征归纳为单发热、单恶寒、发热恶寒、寒热往来、潮、振寒及寒(厥)胜复七个类型。同时,又对每个型中的不同发热征象,进行逐一分析,使型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更加明朗化,更加贴近于临床中辨证论治的应用。

  • 标签: 伤寒论 热型 辨证论治
  • 简介:目的:观察痰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痰郁肺证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以痰清注射液和舒萨林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舒萨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血常规、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舒萨林加痰清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痰郁肺证,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舒萨林组,尤其在证候疗效方面作用明显,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痰清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痰热郁肺证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