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腹膜前间隙手术治疗腹股沟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腹股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腹膜前间隙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指标变化情况、病情复发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分数(2.12±0.45分))低于对照组(4.89±1.02分),术后住院时间(2.78±0.68d)短于对照组(6.89±1.35d),2周内恢复正常非限制性活动患者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尿潴留、血清肿、神经感觉异常、切口及阴囊血肿以及切口感染并发症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腹腹膜前间隙手术治疗腹股沟患者,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 标签: 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 腹股沟疝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单孔腹腔镜与双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551例腹股沟患者,采用双孔腹腔镜手术299例,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252例,术后对两组的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200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单侧斜,术中发现存在对侧隐匿性斜,占总病例数的36.3%;单孔腹腔镜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双孔腹腔镜的手术时间(P〈0.01)。[结论]改良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手术时间短,手术器械依赖度低,可单人操作,适于在各级别医院推广。

  • 标签: 改良单孔腹腔镜 小儿 腹股沟斜疝 手术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脏器型膈中液囊的影像特征。[方法]收集已证实的膈254例,观察非脏器型膈中液囊的形态特征、与腹水关系,并与脏器型膈比较,统计学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254例膈中非脏器型73例、脏器型181例;73例非脏器型膈中16例(21.92%)伴液囊(食管裂孔7例、腔静脉裂孔5例、胸肋三角3例、腰肋三角1例),其中14例伴腹腔积液;多方位成像影像以类圆形、水滴状和半月形为主,腔静脉裂孔脂肪环绕积液外周,其他则相反。脏器型膈181例中7例(3.87%)伴液囊(与非脏器型比较,χ^2=26.52,P〈0.01),7例液囊均无规则形状且均有腹腔积液。[结论]非脏器型膈中液囊具一定规则形状,负压吸引腹水易进难出或口卡压囊内毛细血管漏出是主要形成机制。

  • 标签: 裂孔 横膈 MSCT 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