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观察健脑合剂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电地形循环动力学的影响.采用分段分层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8例VD患者分为健脑合剂治疗组38例,舒宁、复康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电地形及经颅多谱勒,研究其对电地形循环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健脑合剂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观测指标除RI和PI外,其余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对MCA和血流速度异常降低的左侧VA和BA的血流有显著的增高作用;对照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也比治疗前增高.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电地形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5.79%和16.67%,(P<0.01).结论:健脑合剂治疗对加快循环流速,对血管壁弹性、降低血黏度以及脑部中枢神经细胞的功能活动状态有改善作用.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脑电地形图 脑循环动力学 健脑合剂 VD
  • 简介:现代研究表明,由于脊柱引发的健康问题要远远高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比例数字。据统计,60%~80%的颈、肩、腰、腿疼痛疾病与脊椎有关;、胸、腹、脏器官及其全身系统至少有90多种疾病与脊椎骨、关节应力失衡所产生的些许移位有关。也可以说,现代人绝大多数的脊椎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脊柱养护知识的缺乏,使得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脊柱疾病一无所知,从而使很多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而无法解脱。

  • 标签: 脊柱疾病 养护 温灸 专家 疼痛疾病 亚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黄帝内经》对的论述颇为丰富,但多散在于各章节中。为进一步探讨中医理论,剖析《内经》对的认识,对《内经》关于的论述予以梳理,并结合文献从为奇恒之府、为髓海、与脏腑经络联系以及的功能、病变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探讨,以期溯本求源。

  • 标签: 《黄帝内经》 理论探讨
  • 简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被一些疾病所困扰,一些突发性病症,如头痛、眩晕、呕吐、无力等,都比较常见。尽管缺乏某些疾病的特征性表现,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由于人进入老年期后,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对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很好地调节,极易引起脑部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头部按摩 脑疾病 血管软化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大脑功能的衰退,轻者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重者会出现老年痴呆样改变。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延缓脑力的下降呢?我们知道,大脑的重量约占体重的1/47,但大脑对葡萄糖、氧的需要量却相当大,占全身需氧量的20%—30%。心脏要把它泵出血液的1/5供给组织,在紧张工作时对氧的营养物的需要量更

  • 标签: 需要量 老年痴呆 大脑功能 脑组织 步行 记忆力
  • 简介:本文从肺癌转移患者的心理现状,心理疏导的定义及肺癌转移患者全放疗过程中的心理疏导要点进行阐述,说明对肺癌转移全放疗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以调动患者自己的积极性,正确的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全脑放疗 心理疏导
  • 简介:探讨'督脉入'的途径及理论依据。根据中医经络'督脉入'理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脑髓病症的特异性等针灸临床现象,结合无屏障区、嗅黏膜-嗅球-室周带SVZ鼻-通路等解剖、生理、病理特点,以及经鼻给药治疗病之实验、临床结论等证据,提出'督脉入'途径之假说,以期为'督脉入'之实质研究提供思路,为提高病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督脉 室周器官 嗅神经 无屏障脑区
  • 简介: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鱼石的来源、鉴别、成分、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为其今后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料依据。

  • 标签: 鱼脑石 鉴别 成分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优选心苏颗粒成型工艺。方法:运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颗粒吸湿率、成型率、休止角作为判定依据,优化辅料种类及用量、润湿剂的浓度,以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条件。结果:优选辅料为糊精,浸膏与辅料用量为1∶1,90%乙醇作为润湿剂,干燥温度为60℃进行制备。结论:此法制备的心苏颗粒性质稳定、外观好、吸湿性小、溶化性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心脑苏颗粒 成型工艺 正交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经络循行、功能作用、临床治疗3个方面,论述督脉与的密切关系,从而认为督脉是所属的经络.现代实验研究的有关资料,也证实了督脉与的内在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也完善藏象经络学说.

  • 标签: 督脉 脑(中医)
  • 简介:目的观察珠耳穴贴压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采用维生素C片、维生素E胶口服,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珠耳穴贴压,连续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积分,治疗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耳穴贴压珠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耳穴治疗的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 标签: 黄褐斑 磁珠耳穴贴压 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