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置3天后发现腋下包块的原因,处理及预防的分析。方法:病儿置后3天发现腋下出现2.5cm*2.5cm*1.5cm大小包块,立即查找原因,予以对症处理,分析总结。

  • 标签: PICC 包块,制动,材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程度根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比组给予患者超量根填充治疗,研究组给予适量根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疼痛评分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均更显优势(P

  • 标签: 不同程度 根管填充治疗 牙体牙髓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 方法: 抽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接收的 230 例泌尿外科留置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盲选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 115 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行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留置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出现率、留置尿时间以及护理服务满意评分。 结果: 研究组尿路感染出现率、留置尿时间以及护理服务满意评分相较于常规组而言,均获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P < 0.05 )。 结论: 护理干预模式对于留置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出现率以及护理服务评价,均存在较大且积极的正面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留置尿管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辅助根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收入的112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应用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辅助根治疗,对照组应用甲醛甲酚辅助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牙周指数均有下降,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辅助根对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替硝唑 地塞米松 甲醛甲酚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PDCA护理对肿瘤患者 PICC置依从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2月于本院行 PICC置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86例),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组,各 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 PDCA护理,随后将 2组间患者依从性、护理质量予以对比。结果通过两组护理质量与依从性可知,实验组患者中 PICC置留置时间、维护效果、日常生活影响、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依从性高,差异显赫, P< 0.05。结论 对于 PICC肿瘤置患者实行 PDCA护理模式,其依从性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肿瘤 PDCA护理 护理质量 PICC置管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后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进而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及堵。方法:本研究选取我科100例PICC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预防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静脉血流速度,减少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PICC置后静脉血栓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预防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一例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导管( PICC)置后发生淋巴渗液的护理。 方法:对一例因PICC置后发生严重淋巴渗液的患者制定实施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并利用微信建立导管专科护士、责任护士和病人及家属的微信群,时时监控渗液情况,由导管专科护士对时时对问题进行线上指导。 结果:经过一系列无缝隙的对接,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无渗液,导管正常使用,未发生感染、皮肤损伤等症状。结论:通过此护理方法,可以使淋巴渗液吸收,同时保留导管。

  • 标签: PICC 淋巴渗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