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1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金匮要略》教学的主要目标《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融中医基础理论、方药、临床医学为一体,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以脏腑经络为辨证核心的诊治体系。其重视整体、据脉论理、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注重正气以及治未病等学术思想,对临床实践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医临床思维 金匮要略 教学形式
  • 简介: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临床中医诊断与治疗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特色。现代影像学是人体运用视觉诊断疾病即望诊的延伸和发展。发生于疾病不同阶段的证候,以该病病理生理或/及病理解剖的变化为基础,是中医证候与医学影像可能具备相关性的立论依据。探索并逐步阐明西医常见病中医证候与该病医学影像诊断指标的相关性、诊断与疗效评价价值及其生理病理基础,构建中医证候影像学体系,对于促进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证候 医学影像 相关性 中医证候影像学
  • 简介:摘要学校校医室承担着维护和促进师生群体健康的责任,其中以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和非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为中心。近年来,中医“治未病”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治的各个领域,其丰富的方法和先进的理念对我国现有疾病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于这种目的,本文从研究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对疾病预防的认识和运用入手,分析传统理论对于现代传染病的防控启示和应用价值,结合现代预防医学发展的新方向,探索提出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寻求将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在学校传染病防控中新的工作模式。

  • 标签: &ldquo 治未病&rdquo 中医理论 传染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