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总结《金匮要略》利水法的特点为:化气利水、益气利水、温阳利水、通下利水、发汗利水、清热利水、滋阴利水、活血利水、滑窍利水等,并逐一列举代表性方剂,分析证治要领。

  • 标签: 金匮要略 治法 利水法
  • 简介:本文"鼓胀"特指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阶段,此病病因病机复杂,多种虚实因素交织,虚有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等,实有肝郁气滞、瘀血阻滞、水湿(热)内蕴等。笔者在鼓胀病临证中,强调控制病因以缓传变,肝肾论治以固其体,调气升降以利消水的治疗理念。从整体观念来讲,本病腹大如鼓症状与气机升降失常、水邪内停相关,其中与肝肺气机升降失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鼓胀病 气机升降理论 肝肺同治
  • 简介:观察健脾疏肝利水为主的中医药内服外敷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设治疗组38例采用内服中药加中药外敷腹部,配服西药利尿剂.对照组27例,常规服西药利尿剂及对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5.7%,对照组有效率为48.1%(P<0.05).生存期6个月以上、1年以上者:治疗组分别为12例、4例,对照组为5例、0例.提示以中医药内外合治为主对恶性腹腔积液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用西药利尿剂.

  • 标签: 恶性腹腔积液 健脾疏肝利水法 理气消胀逐水粉 中药内服法 中药外敷法 安体舒通
  • 简介:黄丽娟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专家,为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对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笔者在跟随黄丽娟教授学习期间,观察其应用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益气温阳 泻肺利水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3例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和安慰剂治疗4周。结果证候总疗效及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2组分别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益气温阳 活血利水 慢性心力衰竭 优效性
  • 简介:为观察化湿利水泄浊法(DTM)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27只12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B)、化湿利水泄浊组(C)、依那普利组(D),另选同周龄大鼠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灌胃给药8周.测量清醒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壁厚度/管外径(WT/LD)、管壁面积/管面积(MA/WA)、管腔面积/管面积(LA/WA),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收缩压B组明显升高,C组明显下降;B组ET浓度升高,C组下降;B组主动脉超微结构见中膜纤维化改变,细胞间隙增宽,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等改变;C、D组动脉超微结构改变较轻;B组平滑肌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强,C、D组降低.提示化湿利水泄浊法能部分逆转SHR主动脉的超微结构改变,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 标签: 自发性高血压 化湿利水泄浊法 中医药疗法 主动脉 血管结构
  • 简介:目的观察泻肺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心衰合剂治疗,于入院及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NT-proBNP及GDF-15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心力衰竭患者血NTproBNP及GDF-15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肺利水法可有效降低患者NT-proBNP、GDF-15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泻肺利水法 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生长分化因子-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