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6-2023.5期间在我院内镜接受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38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 标签: 内镜室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胃镜感染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胃镜未实施护理管理时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胃镜实施护理管理时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胃镜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镜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实施胃镜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胃镜感染的发生率,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体验。

  • 标签: 护理管理 胃镜室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于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的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抑郁程度,判断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在2020年至2023年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方法,比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发现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结论: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以后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评估 手术 不良事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优质护理对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选取骨科手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手术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较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来说,通过合理实施手术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预见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RASS评分影响。方法:在本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中筛选研究对象80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预见性护理,之后对比苏醒后多个时间点的RA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苏醒后30min、苏醒后1h、苏醒后2h、苏醒后4h的RASS评分对比有差异,观察组均更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差异,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手术预见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RASS评分具有积极影响,可以预防苏醒期躁动,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手术室 预见性护理 妇科 腹腔镜手术 麻醉 RASS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卵巢癌根治术患者中,探究手术精细化护理内容、应用效果及在满意度方面评价。方法:本文中,研究对象确诊为:卵巢癌,对其调查后发现,全部患者均行根治手术,入院时间开始于2020年7月,结束于2022年5月,而后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随机抽样法,且2组患者统计后,总例数为70;其中,常规护理在对照组中开展,手术精细化护理在实验组中开展,各组收纳样本容量35例,对比最终效果。结果:常规护理、手术精细化护理后,对并发症发生率展开评测,实验组VS对照组,较低,P<0.05;满意度方面,和对照组评分相比,实验组评分有更高显示,P<0.05。结论:根治手术干预时,在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发生率,提高卵巢癌患者满意度方面,和常规护理比较,手术精细化护理更具优势,可推行、应用。

  • 标签: 卵巢癌根治术患者 并发症发生率 满意度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剂量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针对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每组50例,常规治疗组实施倍他乐克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最短QT期间(340.6±1.2)ms,最长QT期间为(412.6±1.6)ms,常规治疗组的最短QT期间要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0.0%(40/50),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联合治疗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针对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与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小剂量胺碘酮 倍他乐克 肥厚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