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入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分为第一组(对照组)和第二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效果显著,恢复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自然分娩产后42天复查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检测临床症状评分、盆底肌力、盆底Glazer肌电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生命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力提高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效果(肌力≥Ⅳ级)明显好于对照组;盆底肌电值前静息阶段和后静息阶段治疗后低于治疗前,5次快速收缩阶段、10s持续收缩阶段、60s持续收缩阶段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10s持续收缩阶段、60s持续收缩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P-Q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IQ-7评分优于对照组,但PISQ-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早期干预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疗法 电刺激生物反馈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产后盆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