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质疏松引起椎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本组患者男92例,女116例,平均年龄65岁。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轴线翻身、预防并发症及再骨折,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手术,内固定位置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术后精心得当的护理指导是预防并发症及再骨折的关键,早期功能锻炼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扁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明确扁桃恶性淋巴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2012年收治的13例扁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失访,7例死亡,5例生存,其中3例生存期超过5年,2例已生存3年。结论扁桃恶性淋巴瘤早期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其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生存率较低,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作业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作业治疗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康复治疗技术学生的培养质量,本文从教学模式研究的目标、内容、效果介绍了《作业治疗学》'理实一化'的教学改革。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作业治疗技术 理实一体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监测的D-二聚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院31例单纯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含量的测定,分析D-二聚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分析(GCS)及格托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早期就出现D-二聚水平增高;D-二聚水平与GCS呈负相关,与GOS呈负相关。结论动态监测D-二聚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颅脑损伤伤情与预后,对指导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D-二聚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患者体检及住院的102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及50名正常患者的血浆,用ELISA法检测102例高血压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浓度。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标准分为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及极高度危险组,比较各组之间及高血压组的关机。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浓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701,P<0001),各组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分析显示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极高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极高危组与高危组均与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含量较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二聚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 标签: D-二聚体 高血压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靶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急性化脓性扁桃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26例2010年8月~2012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抗生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病程短,症状缓解显著(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急性化脓性扁桃炎安全有效,可显著缩短病程,缓解症状,临床未发现不良反应。

  • 标签: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就血浆D-二聚等指标水平测定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7月~2012年7月所收治的34例住院患者,按照血气分析、胸片、症状等将其综合判断分为未缓解组4例和缓解组30例。另外,再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缓解组患者的血pH值、PaCO2、PaO2与急性发作期组相比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而未缓解组的血pH值、PaCO2、PaO2都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30例缓解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与急性发作期相比,VIIIC、VIIIAg、D-二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但是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34例急性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与正常组相比,VIIIC、VIIIAg、D-二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高。结论对于慢性肺心病病人的D-二聚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简便,能够正确地对体内有无形成肺小动脉血栓进行判定,可以将其作为判定慢性肺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疗效观察、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 标签: 凝血因子VⅢ 肺心病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就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所收治的90例采取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术式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切割48g前列腺组织,平均失血52ml,平均手术时间为36min,最长手术时间为140min,最短手术时间为20min。平均拔管时间为38d,通常在2~4d后拔管。本组患者在手术之后拔管,全部都达到了排尿通畅,没有出现1例无真性尿失禁,有6例(67%)出现假性尿失禁。手术过程中有2例(22%)出现轻度的“外科包膜”意外穿孔,全部都位于膀胱颈下方。手术之后,2例(22%)出现了继发性出血,6例((67%)进行了输血治疗。有13例(144%)在手术之后出现血尿,无需治疗,平均25d之后就自行缓解。有11例(122%)在手术之后出现尿痛症状,无需治疗,在2~5d之后就自行缓解。随诊时间为2~18个月,平均45个月,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切割完整,切割速度较快,止血彻底,视野清晰,基本不会形成焦痂,也没有出现炭化现象,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等离子体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