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11月8日讯: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证候类中药新药的处方来源、临床定位、候诊断、临床试验基本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要求,为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开展和有效、安全评价提供基础指导。

  • 标签: 证候诊断 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新药临床试验 安全性评价
  • 简介:《伤寒论》在辨证的层次上可以分为主、次与兼。主与次都是核心病机的反映,其中主不可缺失,是确定何种“”的关键,也是与其他“”相鉴别的重点;次虽反映主要病机,但其并不是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兼在《伤寒论》中多由主体病机其中的一部分发生变化所致。明辨三者关系,才能更好地辨证,从而指导治疗。重点抓主,主用主方,次随主方,兼需加减,是由三者关系得出的治疗方法,也是辨证论治思想在《伤寒论》中的体现。

  • 标签: 伤寒论 主证 次证 兼证 辨证论治
  • 简介:虚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是以脏腑虚损、精气血津液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候的总称.从《黄帝内经》论述来看,引起虚弱常见的病因病机有衰老、感受邪气、情志所伤、饮食劳倦、汗泄及脱血、误治致虚等六个方面.《内经》中的虚弱病可以分为脏腑虚、经络虚、精气血津液虚、上中下虚、四海虚等五类.《内经》对虚弱性疾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虚则补之”,既可以用甘温补气和厚味填精之品以补益虚弱,又可以用呼入吸出法、徐入疾出法等针刺补虚法.

  • 标签: 黄帝内经 虚弱病证 证治
  • 简介:多涎症是指唾液分泌过多,频繁吞咽或吐出,甚至自行流出口外的病症。唾液又叫口液、口水、口津、唾沫,其中较清稀的称作涎,较稠厚的称作唾。《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1]云:"津液各走其道。目为泣道,腠理为汗道,廉泉为涎道,鼻为涕道,口为唾道也。"由此可见,涎、唾略有不同.

  • 标签: 多涎症 病机 治疗
  • 简介:王永炎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风病诊治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风病变戴阳的概念。从戴阳的概念、戴阳的病机与临床诊治等方面对中风病变戴阳进行探讨,并通过对1例病案进行分析,总结王教授诊治中风病变戴阳的经验,以期为戴阳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中风 戴阳证 王永炎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萎缩胃炎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中医候分布特点,为建立规范统一的IM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并符合IM诊断的180例病例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IM的中医候分布规律。结果IM临床上常见8个中医型,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类肝(胆)胃郁热>类脾胃湿热>类虚实夹杂>类胃阴不足>类脾胃虚弱>类胃络瘀血证>类肝胃不和>类肝郁脾虚。结论通过因子分析法初步揭示了IM的中医候分布特点,可为中医规范化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肠上皮化生 因子分析 证候分布特点
  • 简介: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功能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FD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星期后通过量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抑郁程度,并于治疗结束2个月后进行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FD症状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下降,中文版功能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Chin-FDDQL)评分升高,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S).两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的FD症状评分、HAMD评分及Chin-FDDQL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愈显率为66.7%,对照组的愈显率为41.7%,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FD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抑郁程度,且远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推拿 按摩 消化不良 抑郁 生活质量 精神状态检查表
  • 简介:仲景《伤寒论》有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内虚因作痞气。又曰:阳下之早者,为结胸;阴下之早者,为痞气。夫结胸、痞气,因下早而成,固人人能明之。独阴阳二字,未有能确辨之者,不能不致疑其间也。其阴阳,指表里之阴阳言乎?抑指风寒气血之阴阳言乎?抑指三阳三阴经脏腑之阴阳言乎?其言阳也,抑以阳邪之热为阳乎?阴邪之寒为阴乎?如以阴阳为表里之阴阳也,以病发于阳为阳属表之证,不宜下,误下成结胸,固矣。若以病发于阴为阴属里之证,正宜下,何云误下反成痞?则知此阴阳,非以表里之阴阳言也。如以阴阳为风寒气血之阴阳也,风为阳,阳邪伤卫,卫主气,气伤反成结胸;寒为阴,阴邪伤荣,荣主血,血伤反成痞气。夫结胸为实邪,为重;痞气为虚邪,为轻。岂有阳邪伤无形之气,成结胸之实证;阴邪伤有形之血,反成痞满之虚乎?则知此阴阳,非以风寒伤气伤血之阴阳言也。如以阳为三阳三阴经言也,夫三阳经为属腑,如太阳、阳明、少阳为病在表,当汗不当下,误下则邪入里而成结胸是矣。但三阴经则属脏,如太阴、少阴、厥阴为病在里,正当下,当下而又言误下遂成痞气,则知此阴阳,非以三阴三阳之脏腑言也。

  • 标签: 《伤寒论》 结胸 阴证 阳证 三阴三阳 病发于阳
  • 简介:目的探索功能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用药规律及其素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文献来源,统计2007年1月—2016年12月间符合要求的治疗功能消化不良的方剂,运用SPSSStatistics20.0和SPSSModeler15.0分析其用药规律及素分布。结果治疗功能消化不良的常用药为甘草、白术、茯苓、柴胡、半夏、陈皮、枳壳、党参、白芍、厚朴。治疗功能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种类为理气药、补气药、消食药、化湿药、清热药。功能消化不良的主要病位在胃、脾,同时涉及肝,主要的病素为气滞、气虚、热、阳虚、血瘀。常用的药对是柴胡和川芎、柴胡和郁金、白术和莱菔子、白术和枳实、白术和麦芽,常用的角药为柴胡—白芍和枳壳、白术—麦芽和六神曲、白术—麦芽和茯苓、白术—山楂和陈皮、柴胡—香附和白芍。治疗功能消化不良的基本方为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枳壳、白芍、柴胡、陈皮、厚朴、半夏。结论功能消化不良病位主要在胃、脾,同时与肝相关,病多为气滞、气虚和热,夹有阳虚和血瘀,用药以理气、补气为主,导滞清热化湿为辅,其基本方为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枳壳、白芍、柴胡、陈皮、厚朴、半夏。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 数据分析 用药规律 证素
  • 简介:目的观察电热针联合止痛药治疗癌躯体疼痛气滞血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躯体疼痛气滞血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止痛药,治疗组在口服西药止痛药的基础上,予电热针针刺气海、血海、太溪穴治疗。观察2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卡氏评分(KPS评分)、气滞血瘀候积分、KPS评分疗效、气滞血瘀候疗效。结果疼痛评分、气滞血瘀候积分治疗后治疗组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KPS评分治疗后2组较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KPS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气滞血瘀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热针联合止痛药治疗癌躯体疼痛气滞血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电热针 癌性躯体疼痛 气滞血瘀证
  • 简介:目的从"病--方-药-量"角度探析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中长程发热的临床经验,总结临床思维和用药用量特点。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运用升阳散火汤诊治的20例发热(持续2~6个月)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的发热,其常见临床表现除发热外,还有乏力、恶风寒、食欲一般、口干、大便溏薄等。方中药物常用剂量:辛温发散药防风、升麻、羌活、独活6~10g;解肌退热药柴胡8~20g,葛根10~20g;健脾补中药人参6~15g(党参15~20g),黄芪15~20g,炙甘草3~10g;清热解毒药生甘草5~10g;滋阴养血药白芍6~20g。从味、归经来看,药物以微温、辛甘味为主,多入脾、肺二经。结论取"火郁发之"之意,临床选用升阳散火汤治疗中长程发热,处方精简,用量得当,疗效确切。

  • 标签: 病-证-方-药-量 升阳散火汤 中长程发热 临床经验
  • 简介: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着独到的经验与疗效。据有关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出现烦躁的频率很高,仅次于情绪低落,某些阶段患者的烦躁症状会尤为明显,甚至出现冲动轻生的可能,严重影响着自身和家人的生活质量。而目前对于此症多从气郁化火与阴虚火旺的角度来论治,鲜有虑及肾阳亏虚与心脾两虚者。

  • 标签: 抑郁症 烦燥 丹栀逍遥散 天王补心丹 归脾汤 甘麦大枣汤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化痰行气法加护理干预治疗反流食管炎痰气郁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反流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应用化痰行气法加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反流食管炎的中医临床症候,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临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化痰行气法加护理干预治疗反流食管炎痰气郁结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化痰行气法 痰气郁结证 护理干预 嘈杂
  • 简介: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肾阳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治疗组给予赵氏雷火灸治疗,对照组给予桂附地黄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0d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赵氏雷火灸治疗肾阳虚证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能明显改善肾阳虚症状及体征。

  • 标签: 肾阳虚 灸法 雷火灸
  • 简介:[目的]研究壮药竹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壮药竹罐联合常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90例和对照组(玻璃火罐联合常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30例,再将90例观察组患者按不同留罐时间分为3个亚组,即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各30例。各组治疗均以6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休息1天,每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1)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痊愈10例,显效41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显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1、观察组2和观察组3的显效率分别为43.33%、76.67%、50.00%,观察组2显效率优于观察组1和观察组3(均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V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各亚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73.33%)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内各亚组之间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药竹罐配合常规中西医结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的效果确切,治疗过程安全,舒适度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竹药罐 临床研究 壮医药疗法
  • 简介:根据月经周期阴阳、气血、冲任、胞宫的盈亏消长周期规律,模仿中药调周法,采用针灸疗法调理月经周期,运用针刺与艾灸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毫针刺、温针灸、隔姜灸治疗月经病。

  • 标签: 针灸 调周法 月经病
  • 简介:淤积性皮炎又名静脉曲张湿疹~([1]),一般起病缓慢,患者小腿足靴区皮肤逐渐出现淡褐色色素沉着,伴小腿沉胀不适,逐渐可在小腿胫前出现可凹水肿,初起把腿放平或休息后可消退,劳累、久站或久坐即又出现,或伴有下肢静脉曲张,进而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逐渐加深,皮肤变薄、干燥、粗糙、脱屑,自觉瘙痒,搔抓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渗出,呈"湿疹样变";日久可因进行纤维化而呈瘢痕疙瘩样硬度.

  • 标签: 淤积性皮炎 中医证候 辨治 动态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