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体质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先天禀赋和後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阴虚是一种常见的体质,阴虚体质的人们需要注重养生。

  • 标签: 阴虚体质 养生 形态结构 先天禀赋 生命过程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江门市300例3~7岁儿童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讨论江门地区儿童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1日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300例儿童,年龄都在3~7岁,平均在457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体质分类方法采用9种体质分类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编制)。结果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平和质(77例)、气虚质(56例)、湿热质(48例)、阳虚质(35例)、痰湿质(33例)、阴虚质(24例)、特禀质(16例)、气郁质(8例)、瘀血质(3例)。江门地区儿童体质分布前5位平和质(77例)、气虚质(56例)、湿热质(48例)、阳虚质(35例)、痰湿质(33例)。结论儿童中平和体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而兼夹体质现象比例较低,与成人体质类型分布有明显差异,说明年龄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 标签: 儿童 中医体质 体质辨识
  • 简介:基金项目孝感市科技局基金支撑项目(项目编号2011XKF041)。摘要目的探索我市4323例体检人群饮食习惯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以我院体检中心2009年7月~2012年12月选取的4323例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饮食习惯和中医体质测评问卷,对入选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中医体质测评,判定中医体质分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饮食习惯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以平和质为对照,排除人口统计学指标影响后的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气虚质与喜热及喜冷,阳虚质与喜热,阴虚质与喜冷,痰湿质与喜油腻,湿热质与喜炙烤,血瘀质与喜炙烤,气郁质与喜炙烤,特禀质与喜甘甜关联程度最高。结论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有与之关联程度较高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偏颇体质的形成,改善体质的状况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体检人群 饮食习惯 中医体质类型
  • 简介:作者简介包玲燕,女,50岁,1961年11月出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异位妊娠、子宫肌瘤。摘要目的调查钦州市中医院计划妊娠妇女的孕前体质辩证分型,为孕前保健提供中医依据。方法由中医师专人制定问卷,调查孕前中医辩证分型,并进行分型的相关分析。结果420例接受孕前中医体质辩证计划妊娠的妇女中,自衡质占3%,湿热内蕴质占45%,肝郁气滞质占21%,气血两虚质占11%,肝肾阴虚质占25%,肾阳虚质占15%。结论钦州市中医院计划妊娠妇女的孕前体质辩证分型中湿热内蕴质居多。

  • 标签: 经带 孕前 中医体质
  • 简介:作者简介王轶(1977-),女,汉族,安徽省涡阳县,博士,主治中医师,中医肛肠科,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肛肠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调理茶对气郁质临界高血压的影响。方法100例气郁质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中医体质调理茶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3个月随访1次并监测血压、动态血压、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12个月后对2组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均略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ET较干预前略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NO较干预前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体质调理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 标签: 中医体质调理茶 气郁质 临界高血压
  • 简介:马尔尼菲青霉菌(PM)是一种高致病性条件性真菌,多发于东南亚及中国南部等气候温热潮湿地区,免疫力低下者为易感人群。自1973年第一例淋巴瘤患者发生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病(PSM)后,世界各地报道不断增加,其中85%发生于AIDS患者,已成为AIDS的临床诊断指征之一[1]。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T)运用于临床后,

  • 标签: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中医体质学说 临床II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