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司他韦(达菲)联合扎那米韦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4月-11月,我院收治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22例,临床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患者用药治疗前后咽痛、呼吸急促症状的评估,评估分低于25分表示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患者经治疗前咽痛症状的评估分为38.85-4.75,经治疗后咽痛症状的评估分为22.55-3.35,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呼吸急促症状评估的评估分为39.65-3.85,治疗后患者呼吸急促症状评估的评估分为23.35-2.25,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通过两项指标的对比评估,说明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通过奥司他韦(达菲)联合扎那米韦药物的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因发热引起的头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新型甲型H1N1流感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血液检验过程中维生素C对检验结果的具体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该院检验科检验的30例血液标本,按照常规对30例标本进行晨血检验,然后再静滴维生素C并进行相应的体外试验,在此之后需要再次实施采血检验。结果与静滴维生素C前比较,静滴后30例患者的体内试验、体外试验结果中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滴维生素C30min后,患者的体内试验检测结果开始逐渐地恢复,并且在用药2h后,各项指标得到基本的恢复,这一时间段的上述指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在使用维生素C后,其血液检验项目的指标水平会出现降低现象,但是在用药2h后,各项指标会恢复至正常水平。

  • 标签: 血液检验 维生素 C 检验项目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25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27例;同期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用药方案在解痉平喘、祛痰止咳、静注抗生素、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60mL+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持续治疗2周。应用奥普UppergoldU2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采用免疫胶体金标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45.2±12.8)mg/L,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5.6±1.8)mg/L,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29.0639,P<0.05)。观察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结果显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4.6±11.8)、(37.5±16.4)、(51.1±14.5)mg/L,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9.9±3.6)、(11.9±7.4)、(15.4±10.8)mg/L,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验血清C反应蛋白对鉴别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评估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血清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血液检验过程中维生素C对检验结果的具体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该院检验科检验的30例血液标本,按照常规对30例标本进行晨血检验,然后再静滴维生素C并进行相应的体外试验,在此之后需要再次实施采血检验。结果与静滴维生素C前比较,静滴后30例患者的体内试验、体外试验结果中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滴维生素C30min后,患者的体内试验检测结果开始逐渐地恢复,并且在用药2h后,各项指标得到基本的恢复,这一时间段的上述指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在使用维生素C后,其血液检验项目的指标水平会出现降低现象,但是在用药2h后,各项指标会恢复至正常水平。

  • 标签: 血液检验 维生素 C 检验项目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老年肺炎抗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9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应用抗菌素的过程中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选取,治疗组则结合PCT与CRP的监测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取,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影像学转阴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痰培养转阴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PCT及CRP含量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CT与CRP联合检测结果用于指导老年肺炎抗菌治疗中,用药针对性强,个体化良好,不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同时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实验组,选取重度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治疗组,另外选取32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抽取三组人员的空腹以及餐后2h的静脉血,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空腹状态下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8.93±2.59)mmol/L,餐后2h血糖(13.54±2.68)mmol/L,空腹血清C肽(1.49±0.41)μg/L,餐后2h血清C肽(4.65±0.91)μg/L,糖化血红蛋白(9.16±2.58)%;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12.51±2.24)mmol/L,餐后2h血糖(19.64±4.72)mmol/L,空腹血清C肽(0.86±0.23)μg/L,餐后2h血清C肽(1.64±0.35)μg/L,糖化血红蛋白(12.13±2.31)%;实验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清C肽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餐后2h血清C肽呈正相关性。治疗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清C肽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餐后2h血清C肽呈负相关性。结论联合应用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可以有效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血清C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常规检测与CRP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阳性率、检测时间、两种检测方法对不同阑尾炎类型的检出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检测结果的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检测阳性率和检测时间,对照组检测时间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RP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准确度与灵敏度更高,但检测所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在实际中,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酌情选择检测方式。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C-反应蛋白 小儿急性阑尾炎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12月来该院检验科做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160位个体80例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80名常规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观察对象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及血清C肽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能提高患者确诊率,降低漏诊率,不仅准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还可以检测患者胰岛功能是否受损,促进自身状况的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临床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特别是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017年7月~2018年7月70例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两组,对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其中,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采用荧光定量测定法;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扩散试验。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0.5μg/L作为阳性标准,则病毒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14.2%,细菌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90.6%;以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10mg/L作为阳性标准,则病毒感染组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35.7%,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25%。结论血清降钙素用于感染性疾病检测的效果优于C反应蛋白,可以将血清降钙素用作外科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血清降钙素 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与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者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对两组AMY、LPS與CRP水平予以检测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AMY为(760.6±64.5)U/L,LPS为(1626.4±125.4)U/L,CRP为(44.6±12.3)mg/L;对照组患者AMY为(86.0±16.7)U/L,LPS为(93.0±26.7)U/L,CRP为(1.2±0.6)mg/L。观察组患者AMY、LPS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可联合检验AMY、LPS、CRP水平,以此判断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