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肿瘤已经跃居发达国家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一死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第二死因。无效治疗不仅会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也浪费了紧缺的医疗资源。随着个体化治疗的兴起,疗效评价也越显重要。传统的解剖成像方法如CT、MRI是临床上常用的疗效评估的方法,但是不适用于评价早期疗效。代谢显像方法18F-FDG PET能够反应肿瘤的代谢情况,能够以它独特的优势监测早期疗效。这篇综述主要阐述了18F-FDG PET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

  • 标签: 解剖显像,18F-FDG,分子影像,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实体肿瘤复发监测中应用18F-FDG PET-CT扫描的价值。方法 随即于我院2020年6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实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分为两组,即甲组(n=25)与乙组(n=25)。甲组患者在复发检测中应用常规CT检查,乙组患者在复发检测中应用18F-FDG PET-CT检查。统计两组患者阳性病灶检查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可疑性病灶检出数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但乙组患者的阳性病灶检出数显著高于甲组(P

  • 标签: 实体肿瘤 18F-FDG PET-CT 复发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PET/CT的分子影像技术在淋巴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淋巴瘤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接受个体化治疗,治疗前、治疗6个疗程后进行PET/CT和单独CT检查,测量标准摄取值(SUV),分析比较不同检查结果,评估对治疗效果的评定价值,并随访2年,分析SUV与近期无进展生存率(PFS)、总生存率(OS)的关系。结果73例淋巴瘤患者,59例经临床随访证实,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共240个病灶;PET/CT检查1处假阳性、1处假阴性,CT检查假阳性12处、假阴性36处。73例淋巴瘤患者经6个疗程治疗后,PET/CT阳性53例、阴性20例,CT检查17例假阳性、9例假阴性,准确率分别为62.29%、45.00%。三种类型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NK/T细胞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患者治疗前后SUVmax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78.9%对预测患者生存率的特异性和准确率较高(PFS:86.74%、81.06%;OS:84.52%,80.96%)。结论基于PET/CT的分子影像技术对淋巴瘤诊断价值优良,能有效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及近期生存率。

  • 标签: 基于PET/CT 分子影像技术 淋巴瘤 个体化治疗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