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预测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cellcarcinomaantigen,SCCAg)的B细胞抗原表位及HLAI类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方法获得SCCAg的三维结构后,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SCCAg蛋白存在的B细胞表位;而后,采用NetCTL、ProtParam等软件方法预测SCCAg中可能存在的HLAI类限制性CTL表位。结果SCCAg蛋白中包含10个线性B细胞表位和5个构象B细胞表位;结合与HLAI类分子结合力、蛋白酶体切割效率和TAP转运效率,经NetCTL预测发现,针对不同的HLAI类分子,肿瘤抗原SCCAg蛋白中存在多个HLAI类分子的限制性CTL表位。结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预测了肿瘤抗原SCCAg蛋白中存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和HLAI限制性的CTL表位,为下一步针对SCCAg蛋白开展靶向免疫治疗提供了基础。

  • 标签: SCCAG B细胞表位 CTL表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黄芪剂量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气陷型I期、II期内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到2019年在我院治疗内痔的300例患者。将其按照治疗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实施黄芪剂量(50g)补中益气汤,对照组150例实施黄芪剂量(20g)补中益气汤,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对比。结果两组通过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内痔运用大剂量治疗,其疗效较为明显,虽两组蛋白都有明显的提升,但产生差异与药物的促进作用关系不显著。

  • 标签: 黄芪剂量 补中益气汤 内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黄芪剂量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气陷型I期、II期内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到2019年在我院治疗内痔的300例患者。将其按照治疗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实施黄芪剂量(50g)补中益气汤,对照组150例实施黄芪剂量(20g)补中益气汤,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对比。结果:两组通过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内痔运用大剂量治疗,其疗效较为明显,虽两组蛋白都有明显的提升,但产生差异与药物的促进作用关系不显著。

  • 标签: 黄芪剂量 补中益气汤 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