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细胞冻干粉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原代培养干细胞,传代、分离;FACs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特征;SCIENTZ-12N冷冻干燥机将细胞因子制备成冻干粉;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干细胞高表达共性标志CD73及CD29蛋白;脐带细胞冻干粉制备成功;结论通过使用SCIENTZ-12N冷冻干燥机对干细胞上清液进行若干小时冷冻干燥处理,能得到较好质量干细胞冻干粉;

  • 标签: 干细胞 冻干粉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细胞来源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如骨髓、脂肪、脐血、脐带、胎盘皮肤、牙髓、肌腱以及胎儿附属组织等,常见于研究从骨髓中分离,但骨髓中干细胞的含量较低,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01%-0.01%。近年来,细胞越发受到医学界的重视,随着有关脐带细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它的优势也越发的显著。脐带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chymal stem cells,UC-MSCs)易于从废弃的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相对于骨髓和脂肪来源的细胞从取材上会给供者带来一定的创伤性痛苦来说,UC-MSCs的取材更为方便且成本低不涉及伦理问题,同时胎盘会对UC-MSCs形成保护屏障,阻止病毒以及病菌的污染,提高了脐带分离的成功率,保证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UC-MSCs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法体外分离培养成年大鼠骨髓细胞实验情况。方法:用全骨髓贴壁法对成年大鼠BMSCs分离,创设含胎牛血清10%(FBS)的DMEM/F12培养组是对照组,含10%FBS、1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的DMEM/F12培养组是实验组,经对显微镜倒置对两组原代、传代后BMSCs形态与生长进行观察,用流式细胞仪对观察组P6、P10细胞表面展开标记。结果:换液时,造血细胞渐渐消除,BMSCs按集落为中心逐渐分裂增殖,对照组BMSCs原代培养7-9d时,细胞会融合为单层。观察组BMSCs原代细胞到融合时间达5-6d。原代BMSCs形态不相同,是由梭形、宽大的扁平状细胞构成。结论:10%FBS、1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的DMEM/F12全骨髓粘壁法培养BMSCs可使其更加稳定与边界,短时间取得较多纯度高的成年大鼠BMSCs,满足组织工程对种子细胞要求。

  • 标签: 改良法体外分离培养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白细胞检验过程中使用尿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研究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一年内(2021.08-2022.08)开展尿液白细胞检验患者(样本数量为9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尿液化学法,45例)与观察组(尿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45例),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较之对照组(尿液化学法),观察组(尿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临床检验准确率更高(P

  • 标签: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白细胞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细胞检验中采取尿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的具体价值,为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12月期进行尿检的患者,共计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采取尿液化学法检验,观察组则联合尿沉渣镜检法检验,比较2组受检者的白细胞检验阴性、阳性率以及误诊、漏诊率。结果:组细胞检验阴性、阳性率接近,P>0.05;组误诊、漏诊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3.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

  • 标签: 白细胞检验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检验结果 误诊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旨在临床白细胞检验中应用尿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的价值及影响。方法 :选用本年度于我院肾脏内科接受治疗的111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前56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后55为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实行不同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尿液成分阳性率。结果:经过检测后,研究组临床诊断准确率、尿液成分阳性率均较参照组高P

  • 标签: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白细胞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应用尿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并进行尿检的患者11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尿液化学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尿沉渣镜进行白细胞检验,并对两组白细胞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白细胞检验的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8%、61%,明显高于研究组白细胞检验的5%及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联合应用尿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能够有效降低其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提高白细胞检验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取得较好的检验效果。

  • 标签: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白细胞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术后干眼症患者实施透明酸钠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0月期收治的59例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59例术后干眼症患者实施双盲分组处理(两组各29例、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透明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开展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术后干眼症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膜厚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用在术后干眼症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能改善患者各项功能和指标,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 标签: 术后干眼症 透明质酸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治疗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一次性根法与分次根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长期疗效结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1月 -2019.1月,总共收治的 80例患有急性牙髓炎问题的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40例)和研究组( 40例),对照组使用分次根法,研究组使用一次性根法。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从对急性牙髓炎治疗的长期疗效的角度看,一次性根法治疗效果优于分次根法,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法用于尿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70例尿常规检查患者,对照组采取尿液化学法检验,研究组采取尿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法联合检测,对比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经检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检查差错率分别为5.71%、28.57%,研究组更高,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尿常规检查患者,采取尿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分析法检查,可以降低误诊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具有显著价值。

  • 标签: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分析法 尿常规检查 检查差错率
  • 简介:目的探讨成年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贫血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成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根据年龄分成中青年(〈65岁)组(43例)及老年(≥65岁)组(29例);应用Logistic分析探讨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在72例成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中,47例(65.3%)出现贫血,中青年组贫血发生率为55.8%(24/43),老年组贫血发生率为79.3%(23/9),老年组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年龄(每增加10年,OR=1.23,95%CI1.12~1.95,P=0.001)、糖尿病(OR=1.34,95%CI1.14~1.89,P=0.013)及大量蛋白尿(OR=1.11,95%CI1.05~1.76,P=0.011)是总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贫血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治疗前年龄(每增加10年)、糖尿病及大量蛋白尿是成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 血管炎 贫血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