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儿童疾病预防中,疫苗属于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方法,通过疫苗接种可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生率、病死率。近年来,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通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慢性病、器官移植、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生存率有明显提高。然而同时,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对疫苗诱导儿童接种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分析免疫抑制剂在儿童疫苗诱导中,对免疫保护性所造成的影响,以期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对儿童疫苗接种时疫苗的剂型、接种时间的选择进行指导。

  • 标签: 儿童 疫苗诱导 免疫抑制剂 免疫保护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抗核抗体的前带效应。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752例标本,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作为确认试验检测抗核抗体谱和间接免疫荧光法作为筛查试验检测抗核抗体,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根据LIA对各种特异性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IIF对各特异性抗核抗体的检出率,可见抗dsDNA检出例数44例,检出率65.00%;抗Jo-1检出例数18例,检出率33.30%;抗M2检出例数26例,检出率80.80%;抗PCNA检出例数10例,检出率50.50%;抗PM-Sc1检出例数7例,检出率42.90%;抗Sm例数16例,检出率68.80%;抗SS-A检出例数104例,检出率74.00%;抗SS-B检出例数28例,检出率89.30%;抗U1-nRNP检出例数42例,检出率73.80%;抗P蛋白检出例数22例,检出率95.50%;抗核小体检出例数21例,检出率95.20%;抗着丝点检出例数19例,检出率94.70%;抗组蛋白检出36例,检出率66.70%(P<0.05)。IIF不同稀释倍数和与LIA结果相关性分析,LIA阳性患者的IIF稀释倍数以高低度的≥1:1000为主,占64.30%,而LIA阴性患者的IIF稀释倍数则以低滴度的1:100为主,占50.5%。结论:临床上对于抗核抗体的检测可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筛查,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建议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定期随访。

  • 标签: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抗核抗体 免疫印迹法
  • 简介:目的比较七氟烷两种不同诱导方式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160例,按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初始浓度为2%,每间隔3次呼吸使七氟烷浓度增加1%,至最终浓度为4%~5%的诱导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烷浓度始终为5%的诱导方法.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插管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及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间BIS、心率、SpO2、CD3+、CD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MAP明显高于对照组[(69.38±10.42)mmHg比(58.52±6.12)mmHg,1mmHg=0.133kPa],而插管后即刻明显低于对照组[(77.12±11.31)mmHg比(90.13±9.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时间和插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10.1±14.2)s比(101.4±15.8)s和(341.2±57.3)s比(310.4±60.8)s],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71.2±31.3)s比(321.8±4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1d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4+:0.241±0.027比0.182±0.034和0.332±0.039比0.284±0.042;CD4+/CD8+:0.84±0.12比0.69±0.13和1.09±0.52比0.9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渐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的诱导方法使老年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肿瘤 老年人 血流动力学 免疫 七氟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科护理中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儿童牙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5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5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合作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年龄的不同,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可以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儿童的诊疗合作性,值得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1-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科护理中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儿童牙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5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5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合作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年龄的不同,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可以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儿童的诊疗合作性,值得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1-2]。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吸附疗法是一种基于亲和原理的血液净化程序。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提取患者的血液,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然后通过过滤器分离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泵将分离的血浆输送到吸附剂中,通过吸附柱上具有高亲和力的物质去除致病因素。最后,将纯化的血浆和红细胞成分返回给患者。与血浆置换术相比,血浆置换术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补充外源性血浆或血液成分,从而有效避免血源性疾病或过敏反应,安全性更高。目前,该疗法已被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

  • 标签: 免疫吸附疗法 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免疫吸附疗法是一种基于亲和原理的血液净化程序。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提取患者的血液,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然后通过过滤器分离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泵将分离的血浆输送到吸附剂中,通过吸附柱上具有高亲和力的物质去除致病因素。最后,将纯化的血浆和红细胞成分返回给患者。与血浆置换术相比,血浆置换术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补充外源性血浆或血液成分,从而有效避免血源性疾病或过敏反应,安全性更高。目前,该疗法已被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

  • 标签: 免疫吸附疗法 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30例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治疗患者,时间区间为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依照双色球法分组原则将对象分为两组,运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65例纳入静脉组,运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的65例纳入吸入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经过麻醉后,吸入组65例的心率、血压较静脉组略低,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吸入组65例的术后苏醒时间较静脉组略短,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对腹部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应用本次研究两种麻醉诱导方式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应该根据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决定何种麻醉方式。

  • 标签: 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 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 心率 血压 术后苏醒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球蛋白治疗替罗非班诱导产生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替罗非班诱导产生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统计两组的疗效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替罗非班诱导产生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免疫球蛋白 替罗非班诱导 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检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 180例我血站从临床获取的免疫检验的患者, 随机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检验, 实验组采纳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免疫检验方式。并且在检验过程中,详细、有效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免疫检验的实际应用中,实验组的临床免疫指标检查指标变异指数小于未进行质量控制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免疫检验方式,其检验结果更可靠、更准确。

  • 标签: 免疫检验分析 常规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分析其对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进行免疫检验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完成免疫检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加强质量控制。比较2组各项检验指标变异系数。结果:观察组患者CA125指数、CA199 指数、CEA指数、AFP指数、INS指数、甲状腺功能指数、β-HCG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免疫检验中加强质量控制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变异系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分析再次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60),是本辖区医疗机构2019.7~2020.7月收治的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再次接种根据根据剂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原剂量注射)和实验组(n=30,追加剂量)。分析观察再次接种者抗-HBs阳转率以及药副作用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抗-HBs阳转率为76.67%,实验组抗-HBs阳转率为100.00%,实验组抗-HBs阳转率高(P

  • 标签: 免疫应答 乙肝疫苗 再次接种 免疫效果